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897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8篇
  297篇
综合类   163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43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定量分析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景观格局并运用能更加综合便捷地描述景观稳定性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研究区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表明:(1)风景区内主要红叶彩林景观类型有鲜卑花林、杜鹃林、四川落叶松林、高山柳林及忍冬林景观。(2)景观稳定性指标中最大斑块指数、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及斑块内聚力指数对研究区彩林景观类型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大。(3)鲜卑花林、杜鹃林、四川落叶松林及忍冬林的景观稳定性较高,花楸林、沙棘林、桦木林及杨树林的景观稳定性低。低稳定性景观类型宜采取改造低价值林分、抚育彩林、构建生态廊道等措施。研究为风景区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景观分类在自然资源有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观类型的分灰,结合不同景观类型的特点,论述了不同景观类型采取不同管理、组织、措施的观点。  相似文献   
73.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其环境的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通过分析北京市回龙观风雅园小区、塞纳维拉小区、亚运新新家园等6个住宅区绿化现状、景观现状、功能要求、人文环境,提出了住宅区的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4.
论述了环境伦理学指导我国园林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环境伦理学对我国园林发展的启示,从而对环境伦理学在园林事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在城市发展决策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机构、社会结构中确立环境伦理学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观赏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赏竹类植物生态和造景特点的介绍,了解观赏竹的绿化特性和竹类植物的环保功效,并根据城市园林绿化不同的需求,对面植、丛植、绿篱、地被植等相应的造景设计形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6.
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水景水体的修复提出解决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城市景观水体建设及治理应以体现生态、休闲、亲水、自然和突出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南昌市近年“八湖二河”治理的实例,简述几种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7.
攀枝花城市森林发展动态及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攀枝花市近十年城市森林主要定量指标数据和物种相对丰富度、破碎度、均匀度、优势度等4个主要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第一次从宏观角度对该市城市森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攀枝花城市森林覆盖率、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这3项指标已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标准,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接近国家标准。市区有植物2 000种,研究区有植物1 326种,城市森林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为66.3%,城市森林破碎度指数0.0465,均匀度指数0.1242,优势度0.8758。综合各指数分析:攀枝花城市森林中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行道树及其它绿地、苗圃地、果树林、竹林等几种完全根据人们的需要构建的城市森林类型,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大,分布零散,抗干扰能力差,在整个城市森林景观中不占优势,占面积比例为12.18%;而公园、城市近郊的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城市森林类型,物种组成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多数都具有自我繁衍和发展扩张的能力,占面积比例为87.82%。攀枝花城市森林体系有着物种丰富,自然植被量大的先天优势,但由于起步晚,工业生产影响大等原因,存在分布不均,功能不完善,群落结构单一,单位面积生物量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8.
文章选取广州市较有代表性的5个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遵循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之"人本主义"和结合"顺应自然"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归纳出广州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为景观化、主题化、自然化、人性化;并针对设计理念、社会关注、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等4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优化措施,为创造社会、人、生态良好和谐发展的现代人居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文章对景观生态林与生态风景林的内涵、侧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与探讨,以深圳彩色梅林改造为例,介绍了景观生态林的设计手法、树种选择、应用方法及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80.
At the landscape-level Aerial Photograph Interpretation (API) is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common tools for mapping forest structure. The variety of attributes available for API classifications can produce 100s of different patch types as a basis for mapping landscape mosaics. However, these map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interpret or use for monitoring the impacts of management and natural disturbance.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an approach for quantifying the landscape forest structure described by API data sets. For this purpose we utilised a forest dataset comprising 1197 field plots and API mapping of crow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 773,280 ha of State Forest in Victoria, Australia. Our approach involved: (i) stratific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to distinct forest communities; (ii) construction of stand-level structural complexity indices for each forest community; (iii) use of stand-level indices of structural complexity to classify API typing into distinct canopy structural classes; (iv) calculation of the distance from each point within a landscape grid to achieve a full complement of canopy structural classes within each forest community. We term our methodology the distance to structural complement (DiSCo) approach, because it identifies the minimum distance to achieve a full complement of structural units within the landscape.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these values in mapping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monitoring and modelling the effects of disturbance at this scale, including impacts on heterogeneity, connectivity, individual faunal species and particular forest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