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82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25篇
  118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effect of major dwarfing genes on yield potential in spring whea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A composite convergent cross of 16 spring wheat parents produced a set of unselected progeny lines among which the major dwarfing genes, Rht1, Rht2 and Rht3, were distributed against a common random genetic background. Random subsets of these lines were grown under irrigation and optimal conditions in 4 experiments with replicated bordered plots in southern New South Wales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dwarfing gene effect on yield potential. The dwarfing gene composition of each line was determined by test crossing and seedling responsiveness to gibberellic acid.Lodging was negligible in the two experiments in 1982. While present in the two in 1983, it was not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yield. Grain yield levels were appropriately high (mean 5.9 t/ha). In all but 1 experiment the Rht1+Rht2 dwarf genotypes gave highest yields while the Rht3 group yielded on average 3% lower, Rht2 9% lower, Rht1 11% lower, and the non-dwarf or tall group yielded 24% lower. These yield difference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arvest index, kernels per m2 and kernels per spike, but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mature plant height. Even within major dwarfing gene classes, grain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height.  相似文献   
102.
牟守国 《土壤学报》2004,41(4):564-570
对韩国广陵树木园的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呼吸排放量进行观测、分析和比较 ,研究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中探究各森林植被类型之间产生土壤呼吸差别的原因。利用Q10 模型计算出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呼吸Q10 值为 3 6、3 8和 3 2 ,再根据对当地各观测站土壤温度的连续观测数据 ,计算出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呼吸日均排放量 ,依次分别为CO2 15 12、15 10和 13 99gm-2 。  相似文献   
103.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临安市雷竹主产区定位监测1年内土壤各组分呼吸动态。结果表明:雷竹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生物异养呼吸速率及根系自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5.42,2.24和2.89μmolCO2·m-2s-1;1年中分别在2和7月出现土壤呼吸峰值;雷竹林地土壤年释放CO2量为73.40t·hm-2a-1,其中林地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分别占总呼吸的45.67%和54.33%;土壤呼吸、土壤生物异养呼吸和土壤根系自养呼吸均与土壤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关系,以土壤5cm深处温度为依据得到的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1.70,1.86和1.48,土壤总呼吸与土深5cm处土温、8:00气温、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土壤含水量、8:00大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用丰度为93.3%的H#+(10)#-3BO#-3于1991年秋施2.0mgB·kg#+(-1)土以及1992年春分别施B2.0、1.2和0.8mg·kg#+(-1)土。在主要物候期测细根、果实(或花)、短枝大叶、果台副梢叶、土壤(有效硼)的全硼与Bdff%,结果表明:1.秋施#+(10)B,翌年土壤的有效硼与Bdff%低于相同剂量春施#+(10)B,花与短枝大叶的Bdff%在开花期比春施高8~10倍,春施#+(10)B主要积累在根中。2.随着施#+(10)B量增加,细根中全硼与Bdff%增加,但不成比例;施1.2 mg·kg#-(-1)与2.0 mg·kg#-(-1)的地上部器官差异不明显,由开花期转至新梢旺长期,细根中的Bdff%约下降40%,而幼果提高5~7倍。3.土壤中有效硼与Bdff%随施#+(10)B量增加而提高,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5.
罗云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28-7929,8003
[目的]为了探讨家庭居室内PM10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丹东市的三个区选择了14个家庭,对其厨房、卧室和客厅进行PM10浓度的测试,并对室内的PM10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室内空气PM10浓度主要受吸烟、烹饪时的燃料、不同清洁方式、室外颗粒物浓度、室内人员多少和活动频繁程度、通风量7个因素的影响,被测14户家庭中有7户所有的房间均超标。[结论]丹东市家庭室内PM10浓度超标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6.
根据GeneBank公布的鸡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F基因和鸡源性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且在鸡NDV F基因引物上游引入BamH Ⅰ位点、下游引入Sal Ⅰ位点,在Ch IL-18基因引物上游引入Sal Ⅰ位点、下游引入Hind Ⅲ、BamH Ⅰ位点.以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RNA为模板RT-PCR扩增其F基因,将F基因插入pMD18-T的BamH Ⅰ与Sal Ⅰ位点中.同时扩增上游带有Sal Ⅰ位点、下游带有Hind Ⅲ、BamH Ⅰ位点的ChIL-18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含有F基因的pMD18-T质粒的Sal Ⅰ、Hind Ⅲ位点之间,从而使NDV F基因与ChIL-18基因形成具有一个完整阅读框的融合基因,然后将融合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pSFV单一启动子(CMV)下游,构建成F-ChIL-18融合基因重组"自杀性"质粒pSFV-F-ChIL-18.  相似文献   
107.
几年来,进行了普通小麦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Tal与矮变1号的矮秆基因Rht_(1c)的等位基因rht_(10)的连锁遗传,以及试图打破其连锁方式,选育重组类型Tal-Rhhrht_(10),使Tal转育至矮变1号的研究,这项研究目前只能获得非期望的另一类tal-rht_(10)交换型配子,本研究表明,两个基因有复杂的连锁关系,可能Tal不仅与rht_(10)主基因,而且与某个修饰基因连锁,重组型是致死的。  相似文献   
108.
“先农 10号”是用优质不育系“中 9A”与自育的强恢复系“R2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品种。该组合 2003 ~200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026. 9kg/hm2;熟期、产量、抗性、米质均优于同类对照组合“汕优 46”,具有高产、稳产、株型适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109.
对苏棉 1 0号的生长规律及生育特性研究表明 ,苏棉 1 0号棉苗生长快 ,叶面积大 ,株高日增量大 ,株高较高 ,株型疏朗 ,果枝较长。单株结铃数多 ,成铃强度高 ,且优质桃比例高。在栽培上应适当稀植 ,合理化控 ,增加施肥量 ,合理肥料运筹 ,可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鉴定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发现的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的Tibetan Dy10亚基是否与普通小麦Dy10亚基为同一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分析和Tibetan Dy1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Tibetan Dy10亚基与普通小麦中Dy10亚基广泛存在的Dx5+Dy10组合形式中的Dy10亚基的分子序列非常相似,但分别在2个六肽中的1个氨基酸部位发生替换,第335位的甘氨酸(G)和第451位的谷氨酰氨(Q)在Tibetan Dy10 中均被替换为精氨酸(R)。【结论】Tibetan Dy10与普通小麦中常见的Dy10亚基基因的DNA序列存在微小差异,属于Dy10位点的一个新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