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2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2101篇
林业   1632篇
农学   2108篇
基础科学   500篇
  1984篇
综合类   8872篇
农作物   1587篇
水产渔业   953篇
畜牧兽医   5049篇
园艺   3320篇
植物保护   127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933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1167篇
  2018年   764篇
  2017年   1073篇
  2016年   1452篇
  2015年   1324篇
  2014年   1406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1906篇
  2011年   1879篇
  2010年   1500篇
  2009年   1458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532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基因TaWIR1b(Accession no.M94959.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新农19’的cDNA,获得了完整ORF,编码85个氨基酸残基,比对后发现与TaWIR1b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获得的TaWIR1b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定量引物,分析TaWIR1b在全蚀菌胁迫条件下不同互作模式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接种全蚀病菌后抗病小麦品种‘新农19’中TaWIR1b基因被诱导表达,接菌后3d达到峰值143.97,感病品种‘新麦19’中峰值出现在接菌后8d,表达量仅为对照的4.22倍,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对全蚀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2.
海椒5号的母本P94J3是从湖南地方辣椒品种中经多代提纯复壮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父本P94J4是从国外引进的辣椒材料中经多代分离纯化选出的一个优良自交系.该组合中熟,果身匀直,果皮光滑,果肉较厚,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黄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单果重45~60 g,味中辣.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  相似文献   
103.
湿加松扦插繁殖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从扦插繁殖基地建设和技术环节两方面来阐述湿加松扦插繁殖配套技术。在基地建设方面,提出分区建设思路,将基地区分为生产区和配套设施两大部分,其中生产区包括采穗圃、扦插圃、炼苗圃,配套设施包括7个部分,并就基地总体布局、各区建设要点和使用设施等作了详细说明。以年产100万株扦插苗的规模为例,对基地的建设投资进行了概算。在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采穗母株培育技术、采穗圃营建技术、扦插繁殖技术和出圃苗木的管理技术。并对营建湿加松扦插繁殖基地的投资收益与风险作了分析。对新建湿加松扦插繁殖苗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凌华 《长江蔬菜》2008,(3):44-45
郑椒505具有中熟,果实粗牛角形,果长15~18cm,肩径宽6~7cm,肉厚0.4cm,单果重125~167g,果色深绿,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品质优良,维生素C含量113mg/100g。丰产抗病,每667m2产量可达4270.26kg,高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适应性强,春秋保护地、露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05.
用1型鸭肝炎病毒山东分离株JH2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接种后1~5 d的血清酶、血糖及血脂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1~2 d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较未攻毒的对照组极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接种后2~3 d内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接种后1~5 d攻毒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均低干对照组,其中接种后1、3、4 d时差异显著;攻毒组胆碱脂酶和甘油三脂在接种后1~2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胆固醇在整个试验中无明显变化;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在接种后1~4 d内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1~3 d内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而肌酸激酶活性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雏鸭在接种后1~3 d内表现出明显的低尿酸血症,接种后1 d肌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α-淀粉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接种后1~2d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攻毒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葡萄糖在接种后1 d降至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6.
以Cry1Ac活性毒素逐代筛选抗性粉纹夜蛾离体细胞BTI-TN-5B1,抗性发展速度呈S形曲线,经56代选择后,抗性比上升至1 280倍.在去除选择压力后,抗性比逐渐下降.低水平抗性细胞抗性衰退较快,而高水平抗性细胞抗性衰退较缓慢.抗性比衰退至1.5倍的细胞在复筛后抗性比恢复较快.抗性细胞对苏云金杆菌工程菌GC-91(Bt GC-91)、苏云金杆菌鲇泽亚种(B.t.awazai)和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t.kurstaki)的复合毒素晶体的活性毒素都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但对农药无交互抗性,对杆状病毒的敏感性也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温在常年发生区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5—2016年采用直接抓取和网捕方法在天津市北大港蝗区捕捉东亚飞蝗的秋蝗和夏蝗,测量其瞬时体温以及周围4类8个环境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东亚飞蝗体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飞蝗白天体温比夜间高,平均体温高于26.5℃;且体温在白天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上午11点左右的49.0℃和下午14点左右的47.2℃。无论是夏蝗还是秋蝗,其体温均随着龄期增加呈现上升趋势,2~5龄蝗蝻、成虫的平均体温依次为36.9、37.0、37.6、37.2、38.0℃。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冠层温度是影响飞蝗体温的关键因子,飞蝗所处地面温度对其体温影响最大;风速和植株高度是影响飞蝗体温的重要分因子;植株高度与体温成负相关。表明植被冠层温度与东亚飞蝗的体温变化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掌握山西晋南各地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海拔、气温、降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进行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小地老虎越冬代成虫性诱剂诱虫试验。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的成虫比高海拔地区始见期早,且发生量大;成虫始见期温度为5~6℃,活动的高峰期温度为11~19℃,终末期温度为25~28℃,低于5℃或者高于28℃成虫基本不活动或零星活动;在成虫主要集中活动的11~19℃范围内,不同区域成虫活动与温度变化差异显著,温度高时活动明显加剧,温度低时活动减弱;成虫的发生量随降雨量增加呈递减规律;从降雨前1日到降雨当日再到雨后1日也整体呈递减规律,但中雨前后3日,发生规律有所不同,呈"V"字形趋势;其中,小雨(或阵雨)当日及前1日、中雨前1日的平均单日诱虫量均大于无雨日的诱虫量。  相似文献   
109.
芹菜NAC转录因子基因AgNAC1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方法,从芹菜‘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中分别克隆获得编码NAC转录因子的基因AgNAC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组成、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缘关系、空间结构等,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AgNAC1开放阅读框长度均为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其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6.89和36.77 kD,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94和5.78。AgNAC1蛋白与不同植物中NAC家族成员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胡萝卜DcNAC属于同一个分支,进化距离最近。蛋白功能域预测显示,AgNAC1有多个α螺旋和β转角二级结构单元。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gNAC1在芹菜叶中表达量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同时对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均有响应。‘六合黄心芹’中AgNAC1的表达水平在高温处理24 h达到最高。‘文图拉’中AgNAC1的表达水平在高温、低温及盐处理后2 h和8 h高于对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干旱处理4 h时表达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10.
LIU Man  HE Yue  ZHANG Ji-xiang 《园艺学报》2013,29(9):1590-1596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 overexpress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collagen type I (Col I) synthesis and alpha-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 expression in cultured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HSC-T6 stimulated by ethanol. METHODS:Cultured HSC-T6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pEGFP-Nrf2 or pEGFP-N1 (empty vector) plasmid by liposome transient transfection. The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ethanol group, ethanol+pEGFP-Nrf2 group and ethanol+pEGFP-N1 group. The mRNA expression of Nrf2, α-SMA and Col I was determined by RT-PCR, and their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by MTT assay, and cell cycl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The pEGFP-Nrf2 plasmid was successfully transfected into HSC-T6 cells, an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Nrf2 was higher than other three groups 48 h after transfection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α-SMA and Col I in ethanol group and ethanol+pEGFP-N1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and the numbers of HSC-T6 cells were decreased in G1 phase and increased in S phase (P<0.05),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eanwhile, the cells in ethanol+pEGFP-Nrf2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roliferation level, down-regulated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α-SMA and Col I, higher numbers in G1 phase and lower numbers in S phase compared with ethanol group and ethanol+pEGFP-N1 group (P<0.05). CONCLUSION:Nrf2 overexpression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and Col I and cause G1/S phase arrest in HSC-T6 cells cultured with ethanol, thus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