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794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杏品种“金太阳”、“鲁杏1号”、“鲁杏2号”成熟期果实顶空微萃取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金太阳杏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酯、二羟乙酸、6-甲基-5-烯基-2-庚酮;“鲁杏1号”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1.18%,主要香气物质为二羟乙酸、苯乙醇、二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苯并噻吩;“鲁杏2号”检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8.06%。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乙酸己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三个品种间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杏香气成分是杏选育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2.
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分析了黄金梨0℃贮藏时果实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在贮藏过程中检测到6类139种芳香物质,其中,贮藏0d(采收)时,套袋果实中含48种芳香物质、对照74种;当0℃贮藏60天时,套袋果实中含41种、对照31种。贮藏过程中套袋处理与对照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套同种纸袋不同贮藏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3.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吸附采集竹醋液烟熏气的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并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竹醋液烟熏气成分,鉴定出愈创木酚11.36%、苯酚10.6%、4-乙基苯酚8.23%、2-甲氧基-4-甲基苯酚7.08%、4-乙基-2-甲氧基苯酚6.6%、2-乙基苯酚5.65%、糠醛5.51%、5-甲基糖醛1.47%、乙酸1.42%、3-甲基-1-戊烯-3-醇1.42%、2,3-二甲基甲苯1.35%、2-糠酸甲酯1.35%、苯甲酸甲酯1.11%、2-甲基-2-环戊烯-1-酮1.44%、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1.31%、2-环戊烯-1-酮1.02%等74种化合物。竹醋液烟熏气的所有成分是竹醋液化学成分的特征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4.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多花红千层(Callistemon speciosus)叶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采用GC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挥发油得率为1.34%;分离出2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1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303%,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31.987%)、α-松油醇(14.059%)、3-硝基乙醇(13.264%)、瓜菊醇酮(9.246%)、松油醇-4(6.038%)等。  相似文献   
35.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进行尾巨桉(DH32-29)叶片脂肪酸的提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法均检出尾巨桉叶片含6种脂肪酸,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各成分含量均以α-亚麻酸、棕榈酸、亚油酸为主;索氏法提取粗脂肪酸的提取率(7.64%)高于超声波法(6.12%);索氏法提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占提取粗脂总量的21.30%,主要为亚油酸(20.67%)和α-亚麻酸(0.63%).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山苍子油提取效率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 GC-MS分析,研究山苍子油成分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内在关联,分析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分别加以超声波与磁化辅助处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DPPH 法比较不同提取方式对山苍子油抗氧化活力的影响,GC-MS分析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并以1,4-二溴苯为内标,采用面积归化法解析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山苍子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液液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与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油得率最高,为26.3%,磁化辅助处理抗氧化活性最优,达到31.22 mg·mL -1( IC50),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次之,抗氧化活性为56.95 mg·mL -1( IC50),水蒸气蒸馏法抗氧化活性最弱,为64.95 mg·mL -1( IC50); GC-MS分析检测出122种以上的化合物,包括12种脂肪酸,16种萜烯,18种含氧萜烯以及其他微量化合物包括烯烃、醇、酮类与烷烃等。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苍子干果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等)以及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萜烯、氧化萜烯类物质。液液萃取法得到的山苍子油脂肪酸含量(53.51%~66.61%)明显高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17.64%)与水蒸气蒸馏法(8.1%),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萜烯、氧化萜烯类含量分别达到29.37%和17.69%,明显高于液液萃取法(6.49%~9.75%)。【结论】磁化辅助处理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超声波辅助处理可以提升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更有利于萜烯类化合物的获取;联系到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山苍子油富含萜烯化合物却显示较低的抗氧化活性(64.95 mg·mL -1 ),色谱级的柠檬醛抗氧化活性最低(74.33 mg·mL -1),因此推测脂肪酸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山苍子油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7.
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_(16)(4~5)正交设计探讨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感官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3(A_4B_1C_4D_2E_3)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最佳,变温烘焙较佳参数为120℃、20 min,90℃、130 min,120℃、30 min。烘焙后,丹桂乌龙茶中的醇类、醛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共检出香气成分64种,主要为反-橙花叔醇、α-合金欢烯、苯乙醛、吲哚、苯乙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苯乙腈、二氢芳樟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烯等,约占香气总量的90%。极差分析表明,香气品质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烘焙Ⅲ阶段温度、Ⅲ阶段时间Ⅰ阶段温度、Ⅰ阶段时间Ⅱ阶段温度,即3个烘焙阶段的影响顺序为ⅢⅠ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丹桂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8.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natural products in the bioactive fractions of Lagenaria siceraria mesocarp.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was used for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ytochemicals. Methanolic extract and its fractions displayed alpha-amylase and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comparable to standard drugs. GC-MS analysis of the fractions and column eluate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varie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including 4-(methoxymethyl)phenol, 2,2?-methylenebis{6(1,1-dimethylethyl)-4-ethyl}phenol, methyl 2-hydroxy-3-phenylpropanoate, oxacyclododecane-2,8-dione, N-(2-(4-hydroxyphenyl)ethyl] acetamide, 2,3-Epoxycarane, 4-(propan-2-yl)benzaldehyde, octadec-1-ene, 4a-methyl-1-methylidene-1,2,3,4,4a,9,10,10a-octahydrophenanthrene, 2,6-di(propan-2-yl)naphthalene, methyl 3-(4-hydroxy-3,5-dimethylphenyl)propanoate, 4,8a-dimethyl-6-(prop-1-en-2-yl)-3,5,6,7,8,8a-hexahydronaphthalen-2(1H)-one 1,3-dihydro-2-benzofuran, methyl N-hydroxybenzenecarboximidoate, linole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Many of these compounds are being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plant, the presence of which may explain, at least partly, its medicinal efficacy. The fruit possesses significant anti-enzymatic properties against alpha-amylase and xanthine oxidase, and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s of mesocarp of the fruit appear in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its methanolic extract.  相似文献   
39.
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加工冷压甜橙精油,分离得到轻相与重相两个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鉴定出甜橙精油轻相组分中含22种化合物,重相组分中含40种化合物。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甜橙精油轻相和重相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78~3.125μL/m L。抑菌活性受不同p H和温度条件的影响,酸性环境下轻相组分的抑菌效果较好,碱性环境下重相组分的抑菌活性更强。在高温处理下,轻相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重相组分的抑菌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夹竹桃花挥发油GC-MS的色谱分离鉴定方法,分析夹竹桃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对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夹竹桃花挥发油,以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建立了豚鼠离体子宫模型。结果:分别从无酶和有酶的夹竹桃花挥发油提取物中确证了58和57个化合物,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结论:对夹竹桃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对夹竹桃花有较弱增香作用,也能增加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