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80篇 |
免费 | 959篇 |
国内免费 | 225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36篇 |
农学 | 1728篇 |
基础科学 | 1353篇 |
3996篇 | |
综合类 | 7588篇 |
农作物 | 1536篇 |
水产渔业 | 774篇 |
畜牧兽医 | 1421篇 |
园艺 | 591篇 |
植物保护 | 8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381篇 |
2022年 | 645篇 |
2021年 | 679篇 |
2020年 | 770篇 |
2019年 | 837篇 |
2018年 | 638篇 |
2017年 | 861篇 |
2016年 | 1036篇 |
2015年 | 839篇 |
2014年 | 1059篇 |
2013年 | 1260篇 |
2012年 | 1458篇 |
2011年 | 1455篇 |
2010年 | 1131篇 |
2009年 | 1063篇 |
2008年 | 946篇 |
2007年 | 1049篇 |
2006年 | 903篇 |
2005年 | 684篇 |
2004年 | 561篇 |
2003年 | 443篇 |
2002年 | 331篇 |
2001年 | 322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79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49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94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8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冬季羔羊舍饲育肥中应用膨润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玉米秸为主的日粮中每头添加膨润土16g/d和羟甲基尿素20g/d进行羔羊快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羔羊日增重由对照组的65.00g提高到试验组的120.63g,二者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46.01%。40d后羔羊瘤胃液pH值明显降低。膨润土能改善羔羊瘤胃消化代谢并促进羔羊生长。 相似文献
92.
回顾了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CO2浓度对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由于高寒地区太阳辐射强,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时间长,光饱和点高,植物光合作用明显表现出对低温的适应性;而适度地提高温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同时水分胁迫对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高寒草甸植物比低海拔地区植物利用CO2更有效,提高CO2浓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高寒草甸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对于合理构建和恢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期及施肥量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返青期加强施肥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同时,可显著提高植株密度以及千物质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94.
纤维素分解功能菌及其在草业系统界面中的利用潜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系统界面论完善了草业科学的理论,为分析草业生产中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本研究就国内外关于纤维素分解功能菌方面的相关报道,从纤维素分解菌的物种资源、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资源、纤维素酶基因资源3个方面总结纤维素分解功能菌的资源优势。以系统论和草业系统界面论为理论依据,从草地农业系统中的3个界面,即草丛-地境界面(A)、草地-动物界面(B) 和草畜-经营管理界面(C),分析纤维素分解功能菌资源在草业系统中的利用潜势,认为纤维素分解功能菌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缓解草畜矛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并提出3个发展方向:1)继续以生态学研究为基础,研究纤维素分解菌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相互关系;2)选育对牧草及农作物秸秆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优良菌株,通过非传统的农业方法来解决家畜养殖中的饲料来源;3)促进家畜-作物系统深度耦合,维持整个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有机协调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参考相关文献,对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独特的生态经济优势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提出了示范推广的合理性建议.旨在为在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区大力推广种植驼绒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
97.
Effect of feeding different levels of wheat roti on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blood metabolite profile in semi‐captive Asian elephants (Elephas maximus)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Das M. Saini S. Katole S. S. Kullu D. Swarup A. K. Sharma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5,99(2):367-378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wheat roti (WR) on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blood metabolites in Asian elephants fed roughages ad libitum. Nine (3 M, 6 F) Asian elephants (14–52 years of age, 1909–3968 kg BW) were used in an experiment based on replicated Latin square design. Animals in each group (n = 3)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hree dietary treatments in a manner that animals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were exposed to all the three treatments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Each feeding trial comprised 30 days (25 days of adaptation and 5 days collection period). The amount of WR fed to the elephants was 0.18, 0.12 and 0.06% of BW in groups I, II and III, respectively. They were allowed to forage in the nearby forests for 6 h/day and to bathe for 2 h/day. The animals had ad libitum access to cut Rohini (Mallotus philippensis) trees in their night shelter. Intake an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DM), crude protein (CP), gross energy (GE), Ca, P, Fe, Cu and Zn were measured. Feed consump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groups. Significant (p < 0.01) decrease in digestibility of DM and GE an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with decreased level of WR in the diet. Feeding of WR at 0.06% of BW supplied adequate amount of DE, CP, Ca, P, Fe, Cu and Zn to meet requirement for adult maintenance. Feeding of WR in excess of 0.06% of BW supplied DE in excess of requirement,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which may cause obesity and other associated health problem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mount of WR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0.06% of BW in the diet of captive Asian elephants. 相似文献
98.
99.
文章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行业推荐水平)提高到2500 FTU/kg(超剂量水平)对肉鸡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率系数和氮平衡校正表观代谢能值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1日龄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试验1~14 d饲喂基础日粮(前期料),在15~21 d期间饲喂3种日粮,即正对照日粮(不含植酸酶)、负对照日粮(1000 FTU/kg植酸酶),植酸酶组日粮(2500 FTU/kg植酸酶)。负对照组日粮除钙和非植酸磷含量降低1.80 g/kg和1.50 g/kg外,其余营养指标均与正对照组日粮相同。结果显示,正对照组日粮的总能和粗蛋白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 <0.05)。正对照组日粮中淀粉、钙、磷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与负对照组日粮无显著差异(P> 0.05)。正对照组日粮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显著低于负对照组日粮(13.34 MJ/kg和14.46 MJ/kg,P <0.05)。负对照组日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升高至2500 FTU/kg,导致总能和粗蛋白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分别升高2.5%和7.1%(P <0.05),且磷有显著升高的趋势(10.4%,P=0.08)。此外,负对照组日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升高至2500 FTU/kg时对淀粉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和日粮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日粮超剂量植酸酶水平(≥2500 FTU/kg)在改善玉米能量、蛋白质和磷在回肠消化率的效率要优于肉鸡行业推荐水平。 相似文献
100.
从武威东沙窝地区草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和载畜能力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 ,提出了保护草地生态、实施季节性畜牧业、人工种草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