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205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63篇
  430篇
综合类   1028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77-5179
阐述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从农村自然、人文、经济和制度环境条件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02.
木质素/PVC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将木质素磺酸盐与聚氯乙烯(PVC)熔融挤出制备木质素/PVC复合材料。该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优于普通人造板,无甲醛释放,可循环再利用,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3.
环境因子对密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密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求得最佳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密环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pH值为5.0~6.0,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葡萄糖是其生长的最佳碳源,芝麻和大豆是最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104.
浮丝藻(Planktothrix) 是一种在我国水域中普遍存在, 可以引起蓝藻水华的水华藻之一,其代谢生成的二-甲基异莰醇 (2-methylisoborneol, 2-MIB) 可导致水体产生令人厌恶的嗅和味,从而使饮用水感官质量下降。本文探讨了温度 (15-30℃),BG11营养盐浓度 (20-100% (w/v))和光照强度 (1000-4000 Lux)对分离于巢湖的浮丝藻(Planktothrix sp.) FACHB-1372生长密度,总2-MIB生成量及胞外2-MIB分泌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述实验条件范围内,温度对浮丝藻生长密度,总2-MIB生成量及胞外2-MIB分泌量影响最显著。25 ℃是浮丝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高细胞密度可达6.04×105 cell?ml-1,30 ℃是其最适宜的产2-MIB温度,总2-MIB生成量和胞外2-MIB分泌量最高分别可达3.64×103 ng?L-1和2.78×103 ng?L-1;其次为营养盐浓度,增大BG-11营养盐浓度,浮丝藻生长密度和总2-MIB生成量会随之增加,但实验发现低浓度营养盐时,胞外2-MIB分泌量所占比例较高,表明低浓度营养盐更有利于浮丝藻进行胞外2-MIB分泌;光照对浮丝藻生长及产嗅味物质影响较小,强光照可促进2-MIB胞外释放,4000 Lux时其胞外2-MIB分泌量达最高。最后,依据实验结果为控制和预警浮丝藻过渡繁殖和嗅味物质释放提出了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郑凤英  李裕强  金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25-18326
细胞生物学实验对有毒、有害试剂及材料的使用量大,产生实验垃圾量大,是教学实验室中的污染大户。为在实验教学中做到"节能减排",采取了以下措施:将环保素质教育引入实验教学中;制定有效管理考查措施,强化学生在实验中的环保意识;在实验设计、组配、准备和学生实施操作等的每个细节中做到精心设计,少用少排。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不仅可减少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对药品、水电等的消耗,同时还可大大减少实验垃圾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06.
孔建  张乃鑫 《华北农学报》1990,5(3):104-111
伪钝绥螨在11.23~36℃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在30℃以上产卵量降低一半.相对湿度70%以上是其生育的适宜湿度,低湿度下卵的孵化率低,是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但低湿度并不影响卵的胚胎发育,而是阻碍幼螨的孵化,只要在卵期的最后7~10小时有适宜的湿度,仍有很高的孵化率.该螨取食山楂叶螨或朱砂叶螨均能正常生育,取食苹果、桃的花粉,其产卵量和发育速度与取食叶螨无显著差异.根据伪钝绥螨对环境的要求及我国北方苹果园的生态条件,作者认为有可能在渤海湾一带的苹果产区定居,并能对害螨发挥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实地调查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天津汉沽至广东雷州37个样地的互花米草生长特征,采用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以及冗余分析,探究自然状态下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互花米草生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纬度梯度差异,株高随纬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0.001),21.44°N株高最低(54cm),36.12°N株高最高(250cm);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纬度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互花米草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年平均气温、一月最低气温、七月最高气温以及海水盐度是影响互花米草生长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水盐度在与纬度交互作用下对互花米草空间分异解释力最高(q>0.65)。自然状态下互花米草受多种环境因子调控,较强的可塑性是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8.
闽江流域中下游特殊地段防护林营造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闽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营造技术 ,结果表明 ,根据地理、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等因子的差异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工程造林技术措施 ,对促进特殊区域防护林的营造成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于2002年3~5月、9~11月对途经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和停歇地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方白鹳春季迁徙的首见期3月5日,末见期4月10日,迁徒持续期5~7天,大多作1~3天的短暂停留后便继续北飞。秋季东方白鹳在9月15日至10月5日陆续迁到,11月上旬迁离,迁徙持续期35~60天,停歇期达35~60天。东方白鹳迁徙活动受风速、气温、降雨等天气影响。喜栖湿草甸、浅水湖泡及湖泡中的“塔头”。取食鱼类,两栖、爬行动物及鼠类,且以鱼类食为主。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保持东方白鹳迁徙停歇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当代木材加工技术发展态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恺  傅峰 《木材工业》1997,11(5):14-17
从木材高效利用、木基复合材料、高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木材加工技术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