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林业   712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30篇
  644篇
综合类   2637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永定河泛区中天堂河下游段两岸作为研究区域,探究该区域不同类型乔木种植位置对岸坡整体锚固作用的影响,确定坡地区域与坡顶区域最佳的乔木种植方案,以解决洪泛区湿陷性粉质粘土岸坡坡脚处易失稳的安全隐患。采用拓扑根系描绘法、最大摩擦锚固力计算法、经验公式模型法以及ABAQUS有限元模拟法,分别对根系的形态、根系的固土性能、根系力学特性以及锚固岸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紫荆根系具有较为发达的须根,因而具有较强的锚固性能,相较于紫荆,榆叶梅锚固性能相对较差,在同一深度的埋置条件下,二者的锚固性能相差幅度为5%~25%(;2)当坡地区域的紫荆位于坡脚处,且坡顶区域的榆叶梅位于距离坡肩1.8 m处的种植位置时,岸坡的安全系数达到2.153,岸坡的抗滑锚固效果可达到最佳。坡顶区域与坡地区域的乔木种植位置可对粉质粘土坡体稳定产生双重耦合的影响,当坡地区域植株的种植位置处于坡脚处时,坡顶处任何区域的乔木根际土体均可与之形成有效的土拱效应,以遏制岸坡失稳。  相似文献   
82.
以云南5个生态区域采集的15株罗望子的果实为材料,对果实的16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罗望子果实品质进而筛选优良种质。结果表明:15株罗望子果实性状中,除了果实弯系数差异不显著,其余的果实性状指标差异都极显著。YM3的单果重(14.04g)、果肉重(6.63g)、种子重(4.79g)、种子数(10)最大,可以作为优良单株进行保存、繁殖后代。罗望子果实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以希拉穆仁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chinensi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nevski)及其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C、N、P质量分数,并计算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建群种养分限制格局及养分再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98.74、24.41、1.55 g/kg,枯落物的为362.53、14.79、1.17 g/kg,3种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与其枯落物的差异显著(P<0.05)。②植物在枯落之前会将养分转移,防止养分的流失,N、P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范围分别在13.51%~77.49%、2.65%~49.51%,N的回流率大于P,进而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③3种植物叶片的N/P、C/N、C/P变化范围分别在11.81~21.70、15.76~16.59、195.47~273.37,枯落物的变化范围分别在7.72~17.05、17.71~64.46、215.43~487.46,3种植物叶片与枯落物的N/P、C/P差异显著(P<0.05)。④植物叶片N/P均值为16.95,枯落物N/P均值为12.31,说明植物的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提供草地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84.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oncept,this study first interpreted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com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concept and small town planning.Second,it expounded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natural resources,economic development,landscape system,social humanities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small towns.According to the study,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ecology first",practice "multiple compliance",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lanning,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aspects of town scale,functional orientation,structural form,road traffic,landscape style and features,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and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planning.Finally,summary and outlook was made,hoping that the study will be of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ance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相似文献   
85.
魏波  张建新  吴绍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47-5849
借鉴了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对农用地的生态价值、价值评估作了简要介绍。以宜兴市农用地作为实例研究,运用植被第一性生产力的Miami模型计算了农用地净第一性产量,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计算了固定CO2释放O2的量。最后,采用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工业制氧法对宜兴农用地固定CO2释放O2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宜兴市农用地系统固定CO2释放O2生态价值评估结果为102 951.29万元/a。  相似文献   
86.
生态修复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48-8949
以辽宁省某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为对象,介绍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效益分析,指出在我国依靠生态修复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以具有西南土石山区典型特点的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野外全面调查、样方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等现代科学技术,对重庆市璧山小流域进行了生态修复监测研究。经过3年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研究,结果显示,小流域内植被覆盖度提高、植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泥沙量和径流量减少、水土流失减轻,修复效果明显。同时,通过对影响生态修复成效的主要因子生态修复措施、修复年限、人口环境容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在璧山小流域最适合的生态修复措施是近自然式生态修复,修复年限越长、人口环境容量越小,修复成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88.
滹沱河岗黄段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阳  刘浩杰  韩晨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31-11533
以滹沱河岗黄段湿地为例,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植被需水量、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补给地下水需水量和河湖需水量5种类型,并分别确定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的指标,计算了各级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滹沱河岗黄段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49295万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88650万~160393万m3,最大需水量为389691万m3。最后提出了研究区适宜缺水量和最大缺水量分别为61350万~133093万m3和362391万m3。  相似文献   
89.
棉盲蝽的寄主种类、转移规律、生态分布与寄主的适合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2006年,采用面上普查的方法,初步查明盐城农区绿盲蝽的寄主植物为28科100种,中黑盲蝽为29科105种。通过系统调查结合室内饲养校正,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在棉田内,全年有3次迁入高峰和1次迁出高峰。棉盲蝽具有强烈的趋嫩、趋绿和趋花习性,能随着寄主植物开花顺序依次转移,棉盲蝽的成虫期决定着其虫量的再分配。绿盲蝽2、3、4代和中黑盲蝽的2、3代为棉田的主害世代,其余世代则主要分布在棉田外寄主上。依照当地不同生态区的环境特点,研究了两种棉盲蝽在各生态区的寄主范围、生态分布与危害特征。并且根据两种棉盲蝽对寄主植物取食危害的差异,划分了棉盲蝽对多种寄主的适合性程度。  相似文献   
90.
对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样地及绥芬河市区典型对照样地的空气负离子密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噪音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森林公园与市区样地中各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规律,比较了森林公园与市区、森林公园内典型样地间的空气负离子密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及噪音在监测时段的发生量。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与市区样地的温度、湿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森林公园和市区的空气负离子密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环境噪音具有各自的日变化规律。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和生态效益整体上高于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