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林业   710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30篇
  638篇
综合类   2633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态因子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报道了生态因子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最适宜盐度范围为20 ̄30,低于10的盐度不能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5℃ ̄25℃,高限为30℃,适宜光辐射照度15μEm%-2S^-1 ̄60μEm^2S^-1,添加的适宜N浓度20g/m^3 ̄60g/m^3,P为1.5g/m^3 ̄5g/m^3。  相似文献   
42.
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碳释氧是植物的一项重要生态功能,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对其适生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三峡库区开州区至万州区消落带13种适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分析研究其固碳释氧能力。结果表明,13种适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主要呈单峰型或双峰型曲线,单峰型曲线植物有桑(Morus alba)、白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其他10种植物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han’)、竹柳(Salix sp.)、柑橘(Citrus reticulat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地桃花(Urena lobat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鬼针草(Bidens pilosa)、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单位叶面积日净同化量为90.28~410.20 mmol/(m~2·d),固碳量为3.18~14.44 g/(m~2·d),释氧量为2.31~10.50 g/(m~2·d);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量为6.15~65.47 g/(m~2·d),释氧量为4.48~47.62 g/(m~2·d)。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聚类分析表明,乔木(3种)、灌木(3种)均分为两级,草本(7种)分为三级;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析表明,乔木(3种)、灌木(3种)和草本(7种)均分为两级;日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乔木为竹柳,灌木有地桃花和牡荆,草本有芦苇、辣蓼、鬼针草。本研究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中植被的选择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消落带修复工程示范区生态效益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生草对果园土壤、果园微域环境、果树生长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模式相比较,果园生草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加土壤全N、速效P及交换K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使果园微域环境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有利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着色;同时,生草降低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果树加粗生长,减少果实产量,有利于病虫滋生.展望了果园生草在我国现阶段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园循环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指出了我国推广果园生草需要注意及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应用膨化饲料养殖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三类苗。经过110d的养殖,两个试验组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16.13g和15.39g,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51.1%和142.4%。日均增重量分别为88.3mg和82.2mg。平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存活率分别为97.7%和98.5%,饲料转化率分别为59.1%和58.4%。整个养殖过程基本不换水,完全不用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45.
基于目前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松溪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对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松溪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困境,提出了促进该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6.
规模化稻鸭生产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I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平均虫量较水稻单一种植(CK)分别下降54.4%,48.8%,73.6%和96.1%,纹枯病和稻瘟病病株率分别降低78.9%和48.5%;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C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量分别下降18.2%,9.5%,7.0%和0.82%,纹枯病病株率降低35.5%,稻瘟病病株率升高8.0%。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飞虱和二化螟对水稻危害株率比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分别降低52.9%和6.9%。试验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峰迟现,持续危害时间短;纹枯病蔓延危害期缩短10~14d;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空壳率降低,产量最高。规模稻鸭生态种养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分别增收1024.32,1370.61元/hm2,增幅44.47%和70.03%。因此,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可以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生态控制,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总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分析了海盐县农业污染现状,并提出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治理农业污染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估校园资源消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成分法的思想,以池州学院校区为例,构建校园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池州学院资源消耗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结果]2015年池州学院校区的生态足迹总量为8 301.238 6 hm~2,池州学院的生态效率为1.732 6人/hm~2。[结论]池州学院符合绿色大学的定义,说明该校可持续发展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49.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西北干旱绿洲农业区城市张掖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度量。结果表明:张掖市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3.798hm2,人均承载力为1.453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345hm2。在此基础上,对张掖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0.
可可间作糯米香茶能有效改善可可园的生态条件,遮光度为800~8 430 lx时,适宜糯米香茶喜荫生长的特性。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46,说明可可间作糯米香茶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与单作相比,对间作下糯米香茶品质不同部位氨基酸、矿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糯米香茶的下位叶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3.8 g/hg,2种矿物质Mg、Cu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27.27、2.81 mg/g;3种矿物质Zn、Fe、Mn在不同部位的含量依次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分别为475、16.72、12.5 mg/g。本研究为提高糯米香茶优质原材料的筛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同时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