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7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1060篇
基础科学   481篇
  1277篇
综合类   4151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213篇
畜牧兽医   796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老生竹叶,物料比为1∶15,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在80℃,时间为150 min萃取2次,可以使总黄酮得率达到2.1%。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蛋白质资源,本试验以“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青干草为原料,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叶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预浸时间、絮凝温度6个因素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四因素(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絮凝时间、pH、加盐量.当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pH为4时是叶蛋白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993.
以干青蒿叶粉末为原料,搅拌速度、溶剂量、温度、时间和原料粒度为考察因素,设计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青蒿素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青蒿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搅拌速度800 r/min,溶剂量60 mL(1 g原料),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 min,原料粒度0.25 mm。  相似文献   
994.
雷公藤提取农药用总生物碱工艺的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杀虫活性物质雷公藤生物碱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pH值、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次数5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以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了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最终获得了雷公藤根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优化工艺:根皮粉细度30目,pH2.5,固液比1︰10,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h,提取2次。该优化工艺条件不仅可减少成本,降低能耗,而且使雷公藤总生物碱提取率略有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为在仅有少量训练样本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植物病害分类精度,采用小样本学习模型作为病害分类器,在匹配网络、原型网络和关系网络3种典型小样本学习算法框架下分别采用Conv4、Conv6、ResNet10、ResNet18和ResNet34 5种浅层网络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在PlantVillage植物病害数据集上对病害识别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在1shot条件下,匹配网络、原型网络和关系网络对植物叶片病害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2.29%、72.43%和69.45%;其中原型网络+ResNet34为表现最好的组合,病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77.60%。在5shot条件下,匹配网络、原型网络和关系网络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7.11%、87.50%和82.92%,各种网络病害识别准确率比1shot条件均有明显提升;原型网络+ResNet34依旧是表现最佳的组合方式,识别准确率达到89.66%。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选小样本学习框架和特征提取网络的组合方式,对于少量样本的病害也能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泥蚶促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泥蚶放在对虾池中蓄养,其性成熟比放养在自然海区的提前3个月,此法提早并延长了泥蚶的繁殖期,是提高泥蚶苗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ox-B 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甘草饮片中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甘草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甘草酸超声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1.3 m in,超声时间48.8 m in,液固比10.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为21.06%。  相似文献   
998.
玉米种子纯度鉴定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玉米干种子胚、幼芽和幼苗为材料提取DNA,并对所得DNA的纯度和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利用玉米干种子胚提取的DNA质量及分子量大小与幼苗法相当,完全可以满足SSR分子标记对玉米杂交种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以三七(Panax notoginseng)植株及其产品和近缘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三七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HPLC法检测三七素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七素提取条件为超纯水、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10 min);三七素在三七花蕾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状茎和主根,但是三七茎叶中也有较高含量的三七素,说明三七花蕾和茎叶均可作为三七素的提取原料;在三七产品中三七花的三七素含量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剪口(根状茎)、筋条(侧根)和须根;但三七素的含量与三七个头大小(头数)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三七近缘种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野三七(P. vienamensis var. fuscidiscus)主根、珠子参(P. japonicus var. major)根状茎中的三七素含量显著低于三七主根三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三七其他部位的三七素含量,说明三七是最佳的三七素来源植物。三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物种和部位的影响,与产品规格无关。本文所建立的三七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稳定可靠测定样品中三七素含量;并可为三七素相关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三七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Controlled‐environment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quantify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of seed‐tuber and soilborne inoculum of Colletotrichum coccodes in causing black dot disease of potato tubers. Seed‐tuber and soilborne inocula of C. coccodes were quantified using an existing real‐time PCR assay and related to subsequent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In four field trials, a controlled‐environment experiment and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122 commercial crops, seed‐tuber inoculum wa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less important than soilborne inoculum in causing black dot, and the level of seed‐tuber inoculum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either the incidence or severity of disease or the percentage of progeny tubers deemed unmarketable. By contrast, soilborne inoculum had the potential to result in high levels of disease and the level of C. coccodes soil infestation (pg DNA g?1 soil)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At soil infestation levels below 100 pg DNA C. coccodes g?1 soil, 7% of commercial crops had an incidence of black dot greater than 20%, increasing to 40% and 57% of crops at levels of 100–1000 pg g?1 and >1000 pg g?1 soil, respectively. These arbitrary threshold levels for soilborne inoculum related to disease risk are discussed. Interpretation of disease risk based on inoculum levels must, in the future, be informed by agronomic variables and potential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