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主要与N素吸收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有关。根系N的吸收动力学、根系形态、吸收时间是影响N素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N素生理利用效率与N的同化、转运及光合作用、C转运效率等生理过程有关。分析农作物N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对提高N肥利用效率,降低N肥损失,充分发挥N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类型的划分,归纳为茎倒(折)、根倒和根茎复合倒伏三种类型,并对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现存农作物单产预测方法往往是在历史数据完备的前提下进行精确数值预测,未能真实体现农作物单产系统的不确作定性,而且无法对既成现实进行诊断分析.在决策需求仅仅要求产量等级水平的假设下,本文把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Credal网络模型引入到农作物单产预测系统,通过分析农作物单产系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类要素和影响因子的概念,构建了进行农作物单产预测的通用Credal网络模型.把农作物单产量的等级水平状态作为概率事件,通过Credal网络前向推理功能预测其状态发生的概率,把高概率事件发生的等级状态作为其单产预测等级,实现了在已知部分事实发生情况下的知识推理.此外,利用Credal网络的后向推理功能,实现对农作物低产事实下的诊断分析,找出影响低产的关键类要素和影响因子.最后结合算例,采用基于扩展关系模型的近似推理算法阐述了利用该模型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测和诊断的应用过程,推理结果合理,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可释性,为农业生产科学决策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4.
苎麻属分类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宁 《中国麻业》2004,26(3):141-144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等著作和一些论文中有关国产苎麻属植物分类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并对《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中苎麻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试验设5类种植模式,通过比较表明设施拱棚各种种植模式都充分发挥设施的春提早、秋延后作用,提高土地及光热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每公顷产值都超过15万元。其中采用"早熟马铃薯-芹菜-菠菜"模式,土地及光热利用效率和产值最高,适宜在西吉及宁南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王新华  郭美华  范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28-22532
根据蒙自坝子中部蒙自气象站198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和相应的作物数据及CROPWAT软件,计算了蒙自坝子近31年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通过排频,确定了不同作物在相应保证率下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花生等大春作物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696.2、427.7、517.8、414.0和469.0mm,作物需水量离差系数较小。大春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较多,故灌溉需水量很少,但水稻因为泡田用水、秧田用水、生长期渗漏等,导致灌溉用水量很大,成为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小春作物蚕豆、小麦、油菜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394.8、412.5、476.2mm。因为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相对较少,小春作物灌溉需水量很大;甘蔗、蔬菜为全年种植(生长)作物,作物需水量分别为1308.3和1186.9mm,灌溉需水量分别为675.2和523.51/11/1,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2和第3位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该研究为蒙自坝子灌溉制度制定、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设施种植模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有机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及轮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llumina平台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于2016年6月(作物处于收获期)对北京市顺义区不同设施种植模式(分别为有机设施种植模式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下的叶菜连作、茄果连作和叶茄轮作)下土壤细菌进行16S r RNA测序。测序质控后共获得17 278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共计318 851条有效序列。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和轮作下土壤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对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有机和常规设施种植模式下差异明显,有机设施种植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常规设施种植;有机设施种植下轮作与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常规设施种植下,两者没有明显差异;有机种植模式下,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连作土壤;设施种植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5.05%)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4.84%),相对丰度大于0.5%的共有14个属。有机设施种植土壤含有较多促进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的细菌,常规设施种植土壤中降解化学杀虫剂、防治土壤病害、促进硝化过程的细菌较多。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的影响。Tumebacillus、Candidatus Solibacter和Acidothermus都是分解有机质、利用碳源的细菌属,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设施条件下,有机和常规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主要源于肥料使用、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有机设施种植模式下,轮作更有利于发挥其改良土壤营养循环和防治土壤病虫害的作用。上述结果为在微生物水平上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生态质量差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
作物水分亏缺伤害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作物水分亏缺及其程度划分和作物对水分亏缺的生理反应作了概述,并提出了作物水分亏缺伤害生理的综合示意图。关于中度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过程影响的研究作了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
湘南三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25年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5年作物累计产量以紫色土为最高,其次是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壤最低。(2)3种母质生土熟化过程中,对于不同处理,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处理,均能获得较高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物料稻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肥是加速红壤母质熟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对于不同处理方式,作物归还条件下其作物产量要高于不归还。(4)供试的3种土壤在熟化的过程中对植被的影响非常明显,在熟化的初期,许多作物在花岗岩发育的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壤上,都生长不好,然而在施有NPK的处理中,马唐草(Dischaemum Schreb)生长特别茂盛(覆盖度100%,高lm),明显地影响了土壤的水热状况,紫色土上马唐草生长不好。(5)种植小麦和黄豆,花岗岩、四纪红土NPK处理靠小区水泥梗边缘要好,小区中间95%部分长势差,叶片淡黄,植株矮小。(6)花岗岩红壤和第四纪红壤二种母质熟化24年后(即2005年)种植豆科作物—黄豆和禾本科作物小麦(2006年),其作物产量均表现为:0M>NPK。  相似文献   
100.
缩短杂交后代生长周期、加快加代纯合速度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作物生长周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总结了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光温控制措施加快作物育种进程的研究进展,并评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快速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