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0篇 |
免费 | 29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6篇 |
农学 | 111篇 |
基础科学 | 26篇 |
123篇 | |
综合类 | 634篇 |
农作物 | 77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132篇 |
园艺 | 409篇 |
植物保护 | 1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本文据实地调查报道了江西省1991年冬柑枯冻害的天气状况和冻害面积、程度、损失等,并分析了致冻天气、冻害症状、冻害因素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柑桔冻害规律,避免或预防冻害,促进柑桔生产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95.
本研究以适宜在万州种植的佛手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区组正交设计的N、P、K三因子施肥试验,选取最优施肥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并以佛手的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P、K肥对佛手单果干重和佛手中橙皮苷含量有影响,在不同施肥处理中N2P2K2(N为40 g/株、P为40 g/株、K为45 g/株)的处理效果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不同程度导致万州佛手的品质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氮、磷和钾施肥量的提高,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当N、P、K肥任一因素处于2水平时,随着另外2个因素施肥量的增加,佛手单果干重和橙皮苷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任意2个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相互作用,N、P、K三因子中两因子存在着交互效应,对万州种植佛手产量和橙皮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施肥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万州佛手栽培N、P、K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78~51.25、35.67~42.35、48.17~60.37 g/株。在最优施肥效应模型中间值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佛手单果干重产量较“3414”组的最高组高出8.14%,... 相似文献
96.
不同施肥处理对梁平柚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连续3 a (2014—2017年)的田间试验,以10 a生梁平柚为研究对象,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50%化肥+50%有机肥(CF+OF)和单施有机肥(OF)下梁平柚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中,CF+OF、OF和CF的单果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F+OF的柚子单株果实数最高,柚子产量分别高出OF、CF和CK 8.2%、31.2%和11.82%;CF+OF处理中,柚子果实中的果汁含量、总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比CK分别提高20.40%、18.95%、64.34%和27.06%,而柚子果皮厚度、种子数和总酸度显著降低,品质改善;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介于7.39~13.89,且差异显著(P<0.05)。CF+OF处理中,柚子成熟期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或相似于单施化肥,说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能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协调土壤养分供应,改善柚子营养。虽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与CK相比,OF和CF+OF处理有机质和速效钾... 相似文献
97.
Kim N. Hamilton Sarah E. Ashmore Rod A. Drew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8,55(5):683-693
The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the seeds of three Australian Citrus species, C. australasica C. inodora and C. garrawayi, was studied. Their seed characteristics were broad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ultivated species of the genus, when observed
under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itrus garrawayi differed in seed shape (rounded to triangular) and seed coat morphology (i.e., thicker with longer epidermal protrusions)
from C. australasica and C. inodora (rounded surface with flat underside in shape). The well-developed minute epidermal protrusions on the seed coat of C. garrawayi were mo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cultivated species, C. × sinensis and C. × aurantium. In contrast,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C. australasica and C. inodora seeds was more like that of the cultivated species, C. × aurantifolia and C. × limon. Seed morphology, especially surface topography, was found to be a useful tool for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in Australian
wild citrus.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除草剂施用对柑橘园土壤氮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0年(林地)、种植10年和30年的柑橘园土壤中分别添加除草剂草甘膦和丁草胺后,尿素态氮含量、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橘园土壤中尿素第1 d的水解率、氮肥硝化率、反硝化作用损失总量以及N_2O和CO_2排放量显著高于林地土壤(P0.05)。与10年橘园土壤相比,30年橘园土壤显著增加了尿素的水解速率、氮肥硝化率和CO_2排放量(P0.05),但二者的反硝化损失量没有显著差异。施用草甘膦和丁草胺都显著促进了林地土壤的尿素水解(P0.05),第1 d尿素态氮含量分别降低11.20%和12.43%;但对3种土壤氮肥的硝化率均没有明显影响。施用丁草胺显著降低了林地土壤的CO_2排放量(P0.05),对两种橘园土壤的CO_2排放没有明显影响,但明显增加了两种橘园土壤的N_2O排放总量(P0.05),分别比不施除草剂增加56.27%和85.41%;施用草甘膦对3种土壤的N_2O和CO_2排放均没有明显影响。可见,草甘膦和丁草胺的施用不会对柑橘园土壤的氮转化过程产生影响,但丁草胺显著增加了柑橘园土壤的N_2O排放。 相似文献
99.
采用SSR标记分析了43份柑橘(Citrus)不育、低育、含不育胞质及13份可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扩增得到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4.4个等位基因。利用NTSYSpc2.10统计分析软件,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56份柑橘资源可分为3组。宽皮柑橘类品种为第一组,甜橙、葡萄柚、椪柑及杂柑类品种为第二组,包含不育胞质的澳洲指橘为第三组。SSR聚类分析还表明本地广橘与温州蜜柑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而与早橘、槾橘、本地早等的亲缘关系较远?涕?不育与低育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将为此类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降低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橙汁储运销成本并提高其贮藏品质,以长叶香橙为原料,脱气杀菌后分别灌装至玻璃(glass,GL)、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聚乙烯(polyethylene,PE)(透氧率:GL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