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21篇
基础科学   43篇
  261篇
综合类   978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31.
施氮量和蚕豆/玉米间作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于2006—2007年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N 0、75、150、225、300 kg/hm2)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与其相应单作体系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为河西走廊灌区蚕豆/玉米间作体系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用土钻法采集土壤剖面样品,CaCl2浸提,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无机氮的方法研究了施氮量和蚕豆/玉米种间相互作用对土壤无机氮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灌漠土无机氮以NO3--N为主。蚕豆和玉米无机氮含量在蚕豆收获前种植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蚕豆收获后至玉米收获,间作显著降低了两种作物各层无机氮含量;无机氮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蚕豆收获后间作体系0—100 cm土层无机氮累积量略高于单作体系,且0—100 cm 土层无机氮累积量高于100—16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间作蚕豆和玉米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平均降低了51.7%和16.6%,在100—160 cm土层平均降低了42.1%和6.1%;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蚕豆和玉米无机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了40.1%和81.5%,在100—16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69.6%和40.6%;与单作体系相比,间作体系0—100 和100—16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分别降低43.4%和34.1%。因此,施氮肥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的累积,而豆科/禾本科间作减少了土壤无机氮的残留。  相似文献   
132.
DTA-6对两种食用豆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对食用豆叶片的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选用芸豆(英国红)和小豆(龙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于芸豆和小豆的初花期叶面喷施DTA-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生育时期叶片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各生育期的SPAD值、盛花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了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叶片淀粉的积累;与CK相比,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并且显著提高了芸豆和小豆鼓粒期荚分配率;DTA-6可有效调控2种食用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产量,DTA-6处理的芸豆和小豆产量分别较CK增加13.30%和12.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3.
为西北1熟制灌区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武威绿洲农业试验站设计了蚕豆/玉米间作体系的田间根系分隔试验,研究蚕豆/玉米2种作物间根系分隔和施氮对作物根系空间分布、根系形态的影响.采用根系行分隔法进行田间作物间根系分隔,并用根钻法采集根系.蚕豆和玉米根系主要分布分别在0~40 cm浅土层和0~60 cm土层,且间作玉米根系在60~120 cm比根系分隔的多,较深根系分布有利于玉米的后期竞争恢复生长.玉米根系可以占据蚕豆地下部空间,而蚕豆的根却较少到间作玉米的地下部空间.种间互作和施氮增加了玉米和蚕豆在纵向和横向2个尺度上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系体积.蚕豆玉米间作和施氮扩展了2种作物根系纵向和横向的空间生态位,改变了作物根系形态,从而增加了作物水分和养分吸收的有效空间.  相似文献   
134.
旱作绿豆优化施肥对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311—B”二次回归优化设计,以氮、磷、钾肥为主要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绿豆优化施肥模型,根据模型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尿素48.88㎏/hm2、过磷酸钙164.85㎏/hm2、硫酸钾60.43㎏/hm2,此时产量为1321.85㎏。并对氮、磷、钾单因素效应及交互作用作了具体剖析。同时分析了施肥对株高、茎粗、千粒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根据11份绿豆材料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测定结果,应用逐个选人显著自变数的逐步回归方法,得到包括荚长、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3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要提高绿豆单株产量,首先要从提高单株粒数着手,其次是从提高单荚长着手,再次是使每荚有适当的粒数。  相似文献   
136.
研究大黄与五倍子复合涂膜保鲜剂涂膜对番荔枝模拟贮运期间贮藏品质的影响,明确该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将保鲜剂涂膜的番荔枝作为处理组、未涂膜的果实作为对照(CK),分别置于加冰的泡沫箱中贮藏20 h模拟当地贮运技术,之后开箱放置于常温下贮藏,考察复合涂膜保鲜剂对番荔枝感官品质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比较,经涂膜处理后番荔枝果实的裂果、烂果、霉果和失重情况明显改善,褐变指数和乙烯释放量显著降低;有效延缓了果实软化,延迟了呼吸高峰第1次出现的时间,抑制呼吸高峰的第2次出现,可显著降低淀粉酶活性、减缓淀粉转化为可溶性固形物的速度。该保鲜剂可有效延缓番荔枝模拟贮运期间果实的衰老,起到较为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7.
袁名宜  刘玉皎 《种子》1998,(2):27-29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法,估计了春蚕豆新品种青海9号原始群体中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青海9号原始群体中仍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单株实荚数、粒数、有效分枝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达10%以上;百粒重和株高的遗传力较高;在5%的选择强度下,主要产量性状可获得10%以上的相对遗传进度。对1995~1997年青海9号蚕豆原种繁育的考种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选择效果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8.
Summary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from leaves of a single plant of Vigna aconitifolia, a drought resistant grain legume. The protoplasts regenerated and formed colony and calli from which 50 entire plants were regenerated and transferred to field conditions. Only 7 plants survived upto maturity and they flowered and produced pods with seed. The protoplast derived plants showed variation in important characters. Two groups of characters (one with 7 sets and another with 6 sets) were studied in the protoclones. In first group protoclones showed variations in seed germination, maturity age, pod length, pod and seed colour, number of abortive seed per pod and response to field rots, however, not much difference was recorded in pollen stainability and meiotic behaviour in these protoclones. In second group analysis of variants showe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for plant height, rachis-length, length and breadth of mature odd leaflets, seed per pod and weight of se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toplast can be source of variation in this crop. However, detailed biochemical and genetical analysis of protoclones are required.  相似文献   
139.
优质高产菜豆新品种‘无筋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筋2号’为优质高产菜豆新品种,生长势旺盛,耐肥抗倒,播种至采鲜荚生育期45d左右,结荚性好,豆荚饱满,商品性好,适宜速冻加工出口,鲜荚产量17—18t/hm^2,高产地块可达20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0.
吉林省菜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气候寒冷,菜豆资源丰富。其中的油豆、花皮类型品种资源栽培区域性强,其荚宽、肉厚,呈宽刀形,荚宽可达2.5cm。荚色以绿色、花色为主,绿色荚品种占76%,花皮品种占22%。种皮色以花色为主,占资源总数的62%,种子粒大,千粒重最高达700g。且品种名称生动、形象,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