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1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12篇 | |
综合类 | 287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219篇 |
畜牧兽医 | 160篇 |
园艺 | 14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饥饿—投喂—……”重复处理对星斑川鲽摄食、生长、生化组成以及能值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饥饿(1、2 d)-饱食(6、5 d)-……"重复处理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g]的摄食、生长、生化组成以及能值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复饥饿再投喂处理对星斑川鲽的体重、全长的影响不显著,对比肝重的影响显著;对星斑川鲽体内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对星斑川鲽鱼体以及粪便中能值的影响也不显著;对星斑川鲽总摄食量、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影响显著,对排粪率、吸收率以及特定生长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饥饿再投喂重复处理的实验组的星斑川鲽均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42.
为评价释放前经历饥饿对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寄生取食粉虱能力的影响,以3龄Q隐种烟粉虱Bemisia tabaci Q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若虫为寄主,在2种粉虱单独或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比较释放前经适度饥饿、初羽化未饥饿和初羽化喂饲蜂蜜水3种处理的浅黄恩蚜小蜂对2种粉虱寄主的寄生和取食选择情况。结果表明,在2种粉虱单独存在时,经适度饥饿6 h的浅黄恩蚜小蜂寄生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显著多于其它处理,而且能取食更多的温室白粉虱,经适度饥饿的寄生蜂在24 h内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总量分别为12.5头和12.9头。在2种粉虱同时存在时,适度饥饿寄生蜂取食2种粉虱的总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适度饥饿寄生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2种粉虱的数量最多为11.5头,显著高于未饥饿处理的6.5头。表明释放前经历适度饥饿可以明显提高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粉虱若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0±3.44)g]进行饥饿28d和随后再投喂21d的处理,于饥饿第0、7、14、21、28天和再投喂第14、21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IN)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超过7d鱼体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再投喂21d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随饥饿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较饥饿时升高,但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在血清指标上,甘油三酯、血糖、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投喂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在激素方面,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使血清GH含量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显著升高,血清IGF-Ⅰ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降低,恢复投喂后两者均显著升高(P<0.05);INmRNA表达丰度在饥饿7~21d显著升高(P<0.05),饥饿第28天时无显著差异(P>0.05),再投喂后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44.
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饥饿胁迫对冬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几种不同基因型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单核早期的离体麦穗,4℃,处理3周)和高温饥饿胁迫(上述处理过的麦穗的花药,置于饥饿培养基B中,33℃处理4d)对几种冬小麦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饥饿处理后,供试6种基因型都得到了诱导胚,其中F1-2获得的胚最多,为107.2/穗;低温预处理后,供试6种基因型中有5个基因型获得了诱导胚,说明高温饥饿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因型对胚胎发生的限制作用;高温饥饿预处理后,可获得大量的小孢子胚胎,但胚胎发育缓慢,分化绿苗频率极低:低温处理诱导产生的胚胎虽然相对较少,但胚胎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绿苗产量高,适合在加倍单倍体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45.
诱导细胞凋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c(cell death-inducing DFFA-like effector c,CIDEC)与脂肪分化密切相关,具有促进脂肪沉积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绵羊(Ovis aries) CIDEC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绵羊主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持续饥饿与充足采食状态下阿勒泰羊尾脂CIDEC的差异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绵羊CIDEC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M199684),其中编码区(coding sequences,CDS)全长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经预测CIDEC蛋白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和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CIDEC仅在阿勒泰羊脂肪组织中表达,其中在尾脂中高丰度表达,而在肠系膜脂肪中表达丰度较低.经过持续4周的完全禁食后,CIDEC在阿勒泰羊尾脂组织中表达急剧下降,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充足采食状态(P<0.01).表明该基因在阿勒泰羊尾脂沉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CIDEC基因在绵羊尾脂组织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6.
【目的】磷饥饿响应因子PHR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在植物根系发育和磷养分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阐明毛叶苕子VvPHR1基因生物学功能,为培育磷高效型绿肥作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毛叶苕子VvPHR1基因序列。采用酵母单杂交方法验证VvPHR1基因的转录激活功能,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分别遗传转化野生型和突变体(Atphr1)拟南芥,获得超量表达VvPHR1基因和突变体功能回补转基因材料。对正常磷(1 mmol/L Pi)和低磷(1μmol/L Pi)的培养基中生长30天的拟南芥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中VvPHR1及下游磷转运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对转基因材料进行表型分析,测定其主根长、鲜重、总磷及无机磷(phosphate,Pi)含量。【结果】毛叶苕子转录组中有13个PHR基因,转录本129590、96227、120424与拟南芥的PHR1相似度最高,其中转录本120424在低磷诱导下表达量最高,将该转录本命名为VvPHR1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1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47.
48.
用同1尾雌鱼催产孵出的鳙鱼仔鱼进行了饥饿、光照对耳石沉积和日轮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仔鱼全长生长饥饿组慢于对照组,差异极显,DD组、LL组与对照组相接近,无显差异。耳石直径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差异。饥饿组仔鱼在体长生长停止的情况下耳石仍能继续沉积。仔鱼孵出后第2d形成第1轮,之后每天1轮,对照组16日龄仔鱼耳石上有15个日轮。饥饿组约90%的个体烽比对照组少20%,约10%的个体耳石 相似文献
49.
50.
两个品种水稻中硝酸盐吸收和利用率对氮素饥饿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mmonium(NH+4) is the main nitrogen(N) form for rice crops, while NH+4near the root surface can be oxidized to nitrate(NO-3)by NH+4-oxidizing bacteria. Nitrate can be accumulated within rice tissues and reused when N supply is insufficient. We compared the remobilization of NO-3stored in the tissue and vacuolar between two rice(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Yangdao 6(YD6, indica)with a high N use efficiency(NUE) and Wuyujing 3(WYJ3, japonica) with a low NUE and measured the uptake of NO-3, expression of nitrate reductase(NR), NO-3transporter genes(NRTs), and NR activity after 4 d of N starvation following 7-d cultivation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2.86 mmol L-1NO-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issue NO-3concentration and vacuolar NO-3activity were higher in YD6 than WYJ3 under N starvation. YD6 showed a 2- to 3-fold higher expression of OsNRT2.1 in roots on the 1st and 4th day of N starvation an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of NO-3uptake(maximum uptake velocity, Vmax) than the cultivar WYJ3.Furthermore, YD6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af and root maximum NR activity(NRAmax) and actual NR activity(NRAact) as well as stronger root expression of the two NR genes after the 1st day of N starva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RAmax and NRAact between the two rice cultivars on the 4th day of N starv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YD6 had stronger NRA under N starvation, which might result in better NO-3re-utilization from the vacuole, and higher capacity for NO-3uptake and use, potentially explaining the higher NUE of YD6 compared with WYJ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