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14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RKD(RWP-RK domain protein)是植物中特有的氮响应相关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生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耐瘠薄、抗旱的粮食作物,挖掘其养分响应与利用相关基因,对于解析高粱养分响应的分子遗传机制,培育养分高效作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到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的7个高粱RKD基因。对SbRKD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氨基酸残基数目对于蛋白性质影响较大。对高粱、水稻和拟南芥的RKD基因进行进化分析发现其主要聚成三类,且SbRKDs都受到纯化选择压力,同时有部分SbRKD基因在物种分化过程中发生缺失和复制。SbRKD基因组织表达结果说明多数RKD基因在高粱中表达水平低,只有SbRKD1和SbRKD4在种子和胚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氮饥饿和高氮诱导结果表明,SbRKD1和SbRKD4能够响应外源氮元素供应。本研究为后续探索RKD基因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饥饿情况下蠋蝽种内互残行为发生时期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饥饿情况下蠋蝽种内残杀行为的发生时期和影响因素,指导蠋蝽规模化繁育和释放,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和密度下的蠋蝽种内残杀行为。研究发现:蠋蝽对卵粒的种内互残行为主要发生在饥饿24 h以内,雌性蠋蝽对卵粒的取食行为显著强于雄性蠋蝽,取食比例是雄性的2.80~3.25倍、取食量是雄性的18.75~21.20倍,雌性取食下的卵粒羽化率为70.66%,显著低于雄性和对照的86.59%和87.88%。发育时期和饲养密度均显著影响蠋蝽的种内残杀行为,主要发生在饥饿后的19.63~36.00 h,并且1、2、3龄若虫没有表现出种内残杀行为,4龄以后种内残杀行为显著;低密度下蠋蝽种内互残行为不显著,但高密度会增强种内互残行为,且随密度的增加,种内互残行为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提取物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选取24只SPF级SD大鼠,体重180~200 g,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受试药物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受试药物组每只大鼠灌胃2 mL宽叶独行菜提取物溶液(0.36 g/mL),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只大鼠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6 d后禁食不禁水24 h,第7天正常给药1 h后,模型组和受试药物组大鼠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2 mg/kg,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0 min后,所有大鼠均灌胃0.4 mL 2%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30 min后腹腔注射4 mL/kg的10%水合氯醛溶液麻醉大鼠,取材测定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ELISA法测定胃和十二指肠匀浆中P物质(SP)和饥饿素(Ghrelin)浓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极显著降低(P0.01),胃、十二指肠中SP浓度和胃中Ghrelin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十二指肠中Ghrelin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受试药物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胃中SP浓度显著升高(P0.05);胃中Ghrelin浓度和十二指肠中SP、Ghrelin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宽叶独行菜提取物能改善硫酸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的胃肠动力,提高其胃和十二指肠中SP和Ghrelin浓度可能是其发挥促胃肠动力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2-14
以天然水体中鱼类洄游涉及的环境因子包括盐度、温度、饵料的可获得性为研究要素,介绍了其对于主要洄游性鱼类鱼体影响的现有研究,为今后更好开展洄游性鱼类洄游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探明其药理学和生理功能,运用转录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并鉴定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及饥饿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于转录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2R2,NbOctβ3R,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936~1 983 bp,编码312~661个氨基酸,在进化关系上与西方静走螨(Galendromus occidentalis)最为接近.NbOctα1R1,NbOctα1R2,NbOctTyrR,NbOctβ2R1,NbOctβ3R都具备G蛋白偶联受体的典型特征. 6个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巴氏新小绥螨不同螨态均有表达,且在幼螨和若螨中表达水平较高.在不同温度胁迫条件下,不同章鱼胺受体基因在成螨和幼螨中受低温、高温影响后...  相似文献   
16.
对数生长期河流弧菌分别悬浮于天然海水和人工海水后于28℃进行饥饿试验.在饥饿初期,两种海水中河流弧菌的总菌数、活菌数、菌落形成单位数都明显上升,但天然海水中的河流弧菌生长时间持续更久、增长幅度也更大;饥饿中、后期,总菌数都保持稳定,而可培养菌数与活菌数逐渐下降,其中可培养菌数下降幅度高于活菌数,人工海水中的河流弧菌下降幅度高于天然海水.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粘液的粘附量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与对数生长期相比,饥饿60 d的可培养细胞对热和紫外线的耐受性提高.饥饿细胞的间接ELISA最低检测限高于对数生长期细胞.通过SDS-PAGE分析菌体蛋白发现饥饿细胞的蛋白质条带减少.腹腔注射饥饿60 d的河流弧菌不会引起小鼠死亡,而对数生长期细胞能够引起小鼠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能够在温暖的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中长时间饥饿存活,但是饥饿细胞的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飞 《水产养殖》2012,33(10):29-34
对补偿生长的类型,补偿生长的机理,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及补偿生长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水产养殖动物的体重,种类的不同会导致补偿生长的差异,限食程度,营养成分,性成熟程度和环境因子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水产动物的补偿生长.提出了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的脂肪,蛋白,RNA/DN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钙离子、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因种类差异而有所不同,并对补偿生长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饥饿对鳗鲡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惠群  杨文鸽 《水产养殖》2002,(5):33-33,32
鳗鲡饥饿4-20天后,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全血比重(BSG)及红细胞胞性(EOB)无下降,血红蛋白含量(Hb)则上升到一定水平后维持稳定。其中红细胞脆性指标(即红细胞最大抵抗值)对饥饿反应敏感,且离散率低,可以作为衡量鱼类营养状态的又一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22~26℃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投喂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饥饿14、21、28、35、42 d组和正常投喂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恢复正常投饵,在投喂后以7 d为一个生长阶段,比较各处理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斑狗鱼的总体重损失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各饥饿阶段体重损失率呈下降的趋势;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后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在恢复投喂后的第35天,S14组(饥饿14 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后的摄食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性升高(P<0.05);饵料系数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在第14天时,S42组(饥饿42 d组)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饥饿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饥饿处理组,随着投喂时间的延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呈显著性下降的趋势(P<0.05),饵料系数呈升高的趋势,其中S14组在第35天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摄食率升高和饵料系数下降是饥饿再投喂白斑狗鱼增重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且这种生长倾向随着恢复投喂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20.
田娟  涂玮  曾令兵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水产学报》2012,36(6):900-907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0±3.44)g]进行饥饿28d和随后再投喂21d的处理,于饥饿第0、7、14、21、28天和再投喂第14、21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IN)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超过7d鱼体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再投喂21d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随饥饿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较饥饿时升高,但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在血清指标上,甘油三酯、血糖、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投喂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在激素方面,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使血清GH含量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显著升高,血清IGF-Ⅰ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降低,恢复投喂后两者均显著升高(P<0.05);INmRNA表达丰度在饥饿7~21d显著升高(P<0.05),饥饿第28天时无显著差异(P>0.05),再投喂后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