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609篇
林业   1406篇
农学   1009篇
基础科学   727篇
  308篇
综合类   8587篇
农作物   617篇
水产渔业   800篇
畜牧兽医   13146篇
园艺   2428篇
植物保护   51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386篇
  2013年   1505篇
  2012年   2178篇
  2011年   2229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2102篇
  2008年   2455篇
  2007年   1802篇
  2006年   1808篇
  2005年   1936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009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1)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应在果实采收后及早施入,每667m^2施入腐熟的鸡粪、土杂肥、人粪尿、饼肥等有机肥约5000kg,条状和环状沟施均可。追肥应着重在萌芽期、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三元复合肥、磷酸氢二铵为主。花期前后喷0.3%尿素加0.3%硼砂混合液,以提高坐果率;生长中后期可结合喷药,喷2~3次氨基酸复合微肥或磷酸二氢钾300倍液,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梨果品质。  相似文献   
992.
松针褐斑病病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原是美国南方松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据报道可危害长叶松(Pinus plaustris),湿地松(P.elliotii)和火世松(P.taeda)等28种松树或松树品种,我国自1978年在福建发现以来,已在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和浙江省(区)的湿地松幼林中陆续发生了松针褐斑病,感病植株轻者生长受影响,重者整株枯死,在严重地区还常造成8年生以下幼林成片毁灭,在我国松针褐斑病除危害湿地松外,火矩松(P.taeda),日本黑松(P.thungergii),黄山松(P.tawanensis),马尾松(P.massonia)等松树也有发病,是重要的植物疫对象,本文就湿地松松针褐斑病病原从培养物特征,生理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93.
警惕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伤害苏少泉(东北农业大学150030)1什么是长残留性除草剂目前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除草剂品种很多,大多数品种使用后在短时期内便分解失效,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不超过半年,一般不会伤害后茬作物。但有少数品种使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高山红景天新病害根腐病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辽宁省东部地区发现,从长白山引种栽培的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根茎腐烂严重,蔓延迅速。1—2年生植株发病率为30%—40%,3—4年生植株死亡率高达80%—90%。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该植物病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从辽宁省东部山区引种区采集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田间抗性监测发现了大麦云纹斑病菌新型的抗性菌株,这类菌株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Phenylcarbamate(乙霉威)及三唑类(三唑醇)表现多重抗性,先前发现的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均是在β-维管蛋白基因的198位点出现等位基因的突变,而新发现的菌株则仅在200位点(TTC)由苯并氨酸转变成赖氨酸(TAC)而导致对3种药剂的抗性。温室试验证明,这类菌株的致病性和野生敏感菌的致病性几乎一致,说明大麦云纹斑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发展与致病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田间稻瘟病野生菌株经不同浓度三环唑处理后,对其逐代分离获得的13代诱导菌株(PI1-PI13)进行了致病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致病力随诱导代次的增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998.
陕西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玉米栽培面积达100余万 ha,主要分布在关中和陕南。70年代以来,小斑病渐趋严重,一些抗病品种相继失去抗病性或抗病性显著降低,从而迫切需要研究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性分化。为促进玉米抗病育种工作顺利发展,作者等在1987—1989年进行了省内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葱鳞葡萄孢与灰葡萄孢毒素及其致病性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