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8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1377篇
林业   800篇
农学   1541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303篇
综合类   9666篇
农作物   1119篇
水产渔业   930篇
畜牧兽医   5252篇
园艺   1074篇
植物保护   75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33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952篇
  2013年   898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351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384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1045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纤维素琼脂选择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方法,从不同来源的土样中分离出2个菌株,测定了其纤维素活性、小麦秸秆降解能力,并对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两个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水解圈,利用16S r RNA序列测序并分析Genbank中的同源性,结合形态和理化性质确定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Bacillus anthracis。在37℃,p H为7的条件下测定了纤维素活力,SC1-3和XR2-5-4分别为1.41和1.59。这两株37℃下经15 d后小麦秸秆失重率达19.92%和22.83%。  相似文献   
992.
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蒸煮食味品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的活性变化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进行了研究。 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间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前、中后期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灌浆不同时期淀粉积累速率上。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中ADPG焦磷酸化和可溶性淀粉合成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无差异,但淀粉分支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劣质品种明显早于优质品种,而且优质品种灌浆中、后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活性。ADPG焦磷酸化、可溶性淀粉合成、淀粉分支的活性与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味度值、RVA谱特性间的相关性和程度因灌浆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活性与味度值间的相关均不显著,但灌浆前期和中、后期的ADPG焦磷酸化和淀粉分支的活性与味度值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选择灌浆前期活性低或灌浆后期活性高的材料,将有利于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993.
铅污染对茶树生育及相关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耀平  康孟利  任明兴 《茶叶》2004,30(4):213-216
采用盆栽试验,选取龙井43和浙农117两个茶树品种,进行了铅污染对茶树生育及相关保护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铅能促进龙井43的生长;浙农117在160mg/kg铅处理浓度下,初期对生长有促进作用,之后作用消失。浙农117在铅浓度160mg/kg时,净光合速率已受影响;龙井43品种在160mg/kg浓度条件下还会对光合作用起到促进作用,430mg/kg铅处理浓度下对茶树光合作用产生抑制;随着铅污染浓度增加,浙农117的过氧化物和超氧歧化的活性均升高;龙井43的过氧化物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超氧歧化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94.
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乳酸脱氢(LDH)同工较稳定,带分布非常有规律,同源组织的LDH同工谱通常相似和稳定。鱼类LDH同工复杂得多,有三分之二品种中,其LDH同工类似哺乳类动物的谱;但在其余三分之一种类中,两个亚基随机结合受到限制,出现了不规则谱,有的只有2—3条带,有的超过5条带。即使具有5条带的鱼中,其骨骼肌和心肌LDH在电泳谱上迁移快慢正好与哺乳类动物相反。此外鱼类C基因产物并不特定在某一组织或器官中,一些鱼的  相似文献   
995.
溶藻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晓玲 《水产学报》2001,25(6):522-527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与经溶藻弧菌(1.1587)免疫的BALB3/C雌鼠脾细胞在PEG条件下融合,有45.8%的培养孔有杂交瘤细胞生长,其培养上清液抗体阳性率为77.4%.经反复有限稀释法克隆杂交瘤细胞,获得7株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AC1-C9,AC1-C11,BB4-D4,AD1-A3,AD1-F3,AD2-E7,AD2-F7.取AD1-F3扩大培养,注射小鼠,制备了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滴度为11000.该腹水与其他3株溶藻弧菌菌株有强交叉反应,与其他13株标准菌株无交叉反应.利用制备的单抗腹水,建立了检测溶藻弧菌的单抗-ELISA技术.该反应系统可应用于溶藻弧菌的快速诊断,反应时间为6-7h,检测灵敏度为104cells·-1.并利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了11份待测菌样本溶藻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6.
皱纹盘鲍内脏酶的酶学性质及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NH4)2SO4分段盐析、透析、阴离子(DEAE-52)交换柱层析、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了皱纹盘鲍内脏的组成,结果表明鲍内脏主要含有两种褐藻胶裂解Ⅰ, Ⅱ,一种纤维素,一种琼脂。对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褐藻胶裂解Ⅰ, Ⅱ的最适pH分别为8.6, 7.2,最适温度为35 ℃,分子量分别为35.2 ku, 67 ku;两种褐藻胶裂解的热稳定性比较差,且易受金属离子影响;纤维素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40 ℃。并确定了皱纹盘鲍内脏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参数,为进一步研究鲍内脏复合的性能提供了基础参数。图14表3参12 关键词:皱纹盘鲍; 褐藻胶裂解; 纤维素; 纯化 E-mail:wqk320@dlfu.edu.cn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的免疫水平,实验对大连黑石礁、莱州湾、海州湾和象山4个地理群体日本蟳的肝胰腺、肌肉、血清和鳃组织中的抗氧化以及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不同群体间的活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各种在日本蟳各组织中均存在,但是不同群体间不同活性有所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的血清ACP、AKP、LSZ活均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与其它两个群体没有显著性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而在肌肉和鳃组织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SOD、GSH-px和CAT活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其活性以大连群体最高,莱州湾群体次之,海州湾群体最低.通过对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间免疫相关活的差异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免疫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日本蟳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8.
罗非鱼活性肽分离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L9(34),以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为指标,分别对木瓜蛋白、中性蛋白水解罗非鱼肉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最佳清除率下的两种解物进行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检测了各组分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及活性肽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性蛋白在45 ℃、的质量分数2.0%、水解105 min及肉水比1∶3的水解条件下对超氧自由基有较好清除作用;木瓜蛋白在60 ℃、的质量分数2.0%、时间150 min及肉水比1∶2的水解条件下对超氧自由基有较好清除效果.木瓜蛋白解物在分子量为660 Da的多肽洗脱峰具有最大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中性蛋白产物在分子量为1320 Da多肽洗脱峰具有最大超氧自由基清除率.  相似文献   
999.
三疣梭子蟹血淋巴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长红  金珊 《水产科学》2008,27(4):163-166
利用API ZYM试剂盒和活力测试盒检测了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及血清中的19种类及血清中溶菌、碱性磷酸、酸性磷酸、超氧化物歧化和过氧化物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雄蟹血清和血细胞中均检测到19种,在雌蟹血清和血细胞中分别检测到18种和16种。碱性磷酸和酸性磷酸的活性很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血清和血细胞溶解物(HLS)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结果显示血清样品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较强,但其体外作用的持续时间较短;而血细胞溶菌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对海洋鱼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FOS胁迫和净水恢复过程中真鲷(Pagrosomus major)鳃组织和肝脏组织内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与谷胱甘肽转硫(GS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胁迫开始时鳃中w(GSH)在低浓度组出现诱导,中、高浓度组出现抑制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处于显著诱导水平(P〈0.01);肝脏中w(GSH)在胁迫第15天时各浓度组中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w(GSH)随着PFOS曝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真鲷2种组织的GST活性变化与各自组织中w(GSH)的变化趋势相近。净水恢复期内个别浓度组的指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说明真鲷可以修复PFOS胁迫造成的损伤。结果表明,PFOS在试验条件下对真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可能对海洋高等生物存在潜在性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风险评价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