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篇 |
农学 | 30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6篇 | |
综合类 | 384篇 |
农作物 | 30篇 |
畜牧兽医 | 22篇 |
园艺 | 40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两三年由于地下害虫——蛴螬的大量出现,严重危害了花生的生长,使其产量锐减。为此,我们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对近3年来全省花生生长期的虫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平均单产216kg,2002年为183kg,2003年为114kg;2001年全省总产32.4亿kg(该年度为平年,以此为基数计算),2002年为27.5亿kg,减产4.9亿kg;2003年为17、1亿kg,减产15.3亿kg。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一、蛴螬的识别与防治措施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地蚕。这类害虫除少数为腐食性种类外,60%为植食性。在林业上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等。其中东北大黑鳃金龟分布最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江、浙,西到陕西等地),危害最重。蛴螬危害林木幼苗造成的症状和辨别方法是:苗床上萎蔫苗木呈团、块状分布;萎蔫苗木用手轻拔即可拔出;拔 相似文献
45.
为挖掘对地下害虫蛴螬高效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株在杀虫及环境适应方面的关键功能基因,本研究对蛴螬高效的菌株261-1、Fcd114、1126-1、HBF-18和78-2以及对鳞翅目害虫高效菌株WBt-2、G03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对鳞翅目害虫高效菌株HD1、HD12、HD73和对蛴螬高毒力菌株Bt185等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分析比较了杀虫基因、多糖代谢相关基因、与其他微生物竞争和适应性相关的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N-Acylhomoserine lactones hydrolase,aiiA)、突破和克服靶标昆虫免疫系统的免疫抑制因子A(Immune Inhibitor A,InhA)、具有抗病并能增效杀虫的双效菌素(Zwittermicin A,ZwA)等五大类基因和基因簇。研究发现,这些菌株按照其所含有的杀虫基因特异性可分为3个类型:对鳞翅目害虫有效的菌株(类型1)、对鞘翅目害虫有效的菌株(类型2)以及同时含有两种害虫有效基因的菌株(类型3)。对地下害虫蛴螬特异(类型2)的Bt菌株除了在杀虫基因上具有特异性之外,所含有的aiiA、InhA基因也有显著特点。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对地下害虫蛴螬高效Bt菌株的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花生是许昌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花生蛴螬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花生收获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9头,最高每平方米达67头,最多一穴花生查到蛴螬11头。由于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指导搞好夏花生蛴螬防治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夏花生蛴螬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7.
48.
蛴螬是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统称,又名地狗子、土蚕,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近年,对蛴螬的研究已经由单纯防治技术和治理策略,转变为以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为主的综合防控与利用。利用蛴螬的生物学特性,既可达到变害为利的目的,又能带动有害种类的资源化利用,兼益于农、林、牧各项事业。同时,由于大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促进了环境优化,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50.
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群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蛴螬类、金针虫类、蝼蛄类、地老虎类、委夜蛾类、根蚧类和根蝽类等7大类18种为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的主要优势种群,且不同地区优势种群的分布有所不同;使用5,10 g/kg的8%氟虫腈种衣剂和6 g/kg的70%噻虫嗪包衣防治蛴螬,防效分别为90.9%,95.5%和86.36%;使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50,225,300 g/hm2),12 d防治小地老虎的防效为89.81%~97.22%;使用4%高氯·甲维盐微乳剂600,675g/hm2,12d防治小地老虎的防效均为93.5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