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25篇
  78篇
综合类   754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512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和二者混合液(NaCl+Na2CO3)模拟胁迫,对两种变温下(25/15℃和35/25℃)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发芽势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与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猪毛蒿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0.05)。总体上,猪毛蒿种子在NaCl处理下的各发芽指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处理(P<0.05),低温处理下的发芽状况优于高温处理;仅在高温条件下,当NaCl浓度为50.0 mmol·L-1时,种子的萌发显著地受到了盐胁迫的抑制。除低温时混合胁迫浓度为12.5 mmol·L-1时的发芽速率和发芽势稍高于对照外,其余碱胁迫处理和混合胁迫处理下的种子各发芽指标均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相比于盐胁迫,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强,且高温会加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藜麦蛋白提取液进行酶解制得抗氧化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对酶解液进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藜麦抗氧化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木瓜蛋白酶、酶解pH值6.63、加酶量2.36%、酶解温度58.44℃、酶解时间1.0 h。藜麦抗氧化肽中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丝氨酸的含量最高,为65.46%。  相似文献   
993.
藜麦曲奇饼干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麦粉、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鸡蛋液、白砂糖和黄油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发一款藜麦曲奇饼干。结果表明,藜麦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黄油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40%、鸡蛋液添加量65%、藜麦粉添加量50%。按此配方制作的藜麦曲奇饼干口感酥脆、风味独特、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94.
干旱胁迫对三种草本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播娘蒿、荠菜和小麦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持续递增趋势,3种植物相对电导率大小排序为小麦、荠菜、播娘蒿。干旱胁迫下,3种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指标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播娘蒿、荠菜体内游离脯氨酸累积量与相对电导率间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3种植物对干旱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和抗性,且播娘蒿和荠菜的抗旱性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995.
石墨烯对藜麦幼苗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炭材料石墨烯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配制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石墨烯(0,2,4,8,12,20 mg/L)的MS培养基,研究石墨烯对藜麦幼苗根系形态(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投影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叉数)及生物量(干物质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石墨烯质量浓度为4,8 mg/L的MS培养基上生长的藜麦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特定浓度的石墨烯能够促进藜麦根系生长和形态发育;另外,在石墨烯质量浓度为2,4,8,12 mg/L的MS培养基上生长的藜麦幼苗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8 mg/L的石墨烯对藜麦幼苗干物质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为揭示猪毛蒿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及适应规律,以猪毛蒿为试验材料,利用光温自动控制的培养箱,通过种子库萌发试验,研究不同降雨量情况下荒漠草原优势物种猪毛嵩种子萌发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土壤种子库中猪毛蒿种子的萌发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日降雨量为3 mm时,萌发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降雨条件(P0.05);日降雨量与萌发指数的关系为y=-0.073 8×(1-3.499~x)(R~2=0.979 3,P0.01),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猪毛蒿种子的萌发速度,当日降雨量为1.0 mm时,就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使得猪毛蒿进行萌发;当日降雨量为2.0、2.5、3.0 mm时,猪毛蒿种子的萌发最高峰早于日降雨量为1.0、1.5 mm;萌发后期,每盆中生存的猪毛蒿幼苗维持在2~4株。综上所述,日降雨量为1.0 mm时,是猪毛蒿的种子进行萌发的最小降雨阈值,且降雨量对于土壤种子库中猪毛蒿种子的萌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原生质体融合杂种后代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2n=38)与播娘蒿(2n=28)原生质体融合杂种F1连续自交3代,获得F2、F3和F4后代.用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分裂行为以及播娘蒿遗传成分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在F2、F3和F4代中,根尖细胞染色体平均数分别为38.47±3.17、37.65±3.23和36.66±2.95,随着自交世代增加呈减少趋势;在杂种后代减数分裂中,观察到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周期不同步、不均等分离等现象;杂种后代F2、F3和F4代中检测到播娘蒿特征条带的平均频率分别为9.62%、2.99%和0.31%,呈减少趋势.因此要实现播娘蒿种质向油菜渗入应该重视F2世代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8.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北疆退化草地中起重要作用的土壤微生物.[方法]以北疆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10~20 cm土层,草地退化梯度间,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差异显著,真菌在重度退化与极度退化下差异显著.在0~10 cm土层,极度退化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均比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酶的活性有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重度退化草地显著小于极度退化草地.脲酶活性仅在10~20 cm土层各退化梯度间差异显著.在10~20 cm、20~3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升高,脲酶、转化酶的活性变化与之相反.[结论]在监测退化草地土壤质量演变时,敏感的土壤生物指标有: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9.
黄花蒿地膜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花蒿"元阳种源"进行露地和地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栽培株高、基茎粗、分枝数、冠幅、单株生物量、青蒿素含量等性状均优于露地栽培,且叶蕾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目前,黄花蒿地膜栽培技术已在云南主要产区曲靖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用纤维素酶提取藜蒿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藜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浓度1.2 g/L、酶解温度40 ℃、pH值5.5、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藜蒿多糖的得率为9.75%;以上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酶解时间、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