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48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研究了土壤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茄黄萎菌微菌核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微菌核萌发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为20%和30%的条件下,40℃处理7d微菌核均不萌发;35℃条件下处理14 d其萌发率仅为7.53%(20%土壤含水量)和8.60%(30%土壤含水量);30℃条件下处理28 d其萌发率降...  相似文献   
32.
以青海互助北山林场羊肚菌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pH对青海互助北山林场羊肚菌菌核数量及长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22℃或26℃,pH介于6~7,并且分别以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钾为碳源和氮源培养基时,基面菌核和气生菌核数量最多,长势最好,说明上述培养条件是羊肚菌人工培养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3.
辣椒白绢病俗称霉蔸、瘟蔸、菜籽病,常引起植株整株枯死,甚至成片死亡。现将其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症状辣椒白绢病是真菌危害引起的,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23—30℃,土壤PH值5.8左右,菜地潮湿的情况下,菌核极易萌发,  相似文献   
34.
结果表明,土壤接菌量与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及流行关系密切,接菌量大于300g  相似文献   
35.
20%菌核净水乳剂防治黄瓜灰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 ,20%菌核净水乳剂对灰霉病菌的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均优于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同时水乳剂的内吸性高于可湿性粉剂 ,但水乳剂的持效期比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短。田间防治黄瓜灰霉病小区试验结果显示 ,菌核净水乳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甲霜铜、粉锈宁和多菌灵对辣椒白绢病原整齐小菌核和拮抗木霉菌株T150的毒性研究结果。上述3种杀菌剂对木霉T150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4×10^-3、3×10^-4和4×10^-5。粉锈宁浓度为3×10^-4时,整齐小菌核的菌丝生长、产菌核量和菌核萌发率分别为对照的41.58%、3.60%和3.58%。用3种杀菌剂1000倍液分别施于土壤和叶面,药后12天除甲霜铜灌根外,各处理的土壤木霉  相似文献   
37.
《果农之友》2006,(4):33-3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制定了《苹果、梨中甲霜灵、腐霉利、乙烯菌核利、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百草枯、西玛津、莠去津和乙烯利最大残留限量》和《苹果、梨中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最大残留限量》以及《苹果、梨中杀螟丹、丁硫克百威、残杀威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38.
冯雪风  金卫根 《食用菌》2007,29(5):58-59
通过对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蛋白质测定与氨基酸成分分析,以及同香菇、金针菇和平菇营养成分的比较可知,菌核侧耳干品中蛋白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5.6%,比香菇和金针菇相对要高,且总氨基酸与蛋白质之比也大大高于香菇、金针菇和平菇,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细菌BY-2,经过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BY-2回接油菜,重新分离到具有BY-2相同形态特征和抑制病原真菌能力的内生菌株。油菜接种后的第10 d,体内的BY-2菌数达(2.24~9.02)×103 cfu/g鲜植株,25 d仍然保持在(3.13~8.59)×103 cfu/g鲜植株。BY-2与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对峙培养可以形成直径为3.1 cm的抑菌圈;可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同时还能抑制菌核的萌发,抑制率达60%~70%;在油菜离体叶片试验中,BY-2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40.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多菌灵、三环唑对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黑色素形成的影响,以及经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培养基内含量超过0.1μg/ml时,即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随着培养基内多菌灵浓度的增加,微菌核形成时间逐渐延长,形成量逐渐减少;三环唑浓度为0.5μg/ml时,可抑制微菌核的黑色素形成,微菌核从黑色变为浅红至红褐色。三环唑对微菌核黑色素形成呈可逆抑制,变色的微菌核菌落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后,大多可恢复形成黑色素。培养基内三环唑浓度的提高,也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因2种杀菌剂的抑制而丧失形成微菌核的白色菌丝体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微菌核形成能力也不能恢复。多菌灵和三环唑经棉株吸收后均能抑制植株内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但对微菌核色素的形成未见有明显影响。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致病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