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67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7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7篇 |
农学 | 772篇 |
基础科学 | 734篇 |
540篇 | |
综合类 | 5613篇 |
农作物 | 609篇 |
水产渔业 | 269篇 |
畜牧兽医 | 2933篇 |
园艺 | 1311篇 |
植物保护 | 5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340篇 |
2022年 | 462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339篇 |
2019年 | 410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363篇 |
2016年 | 423篇 |
2015年 | 422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576篇 |
2012年 | 712篇 |
2011年 | 760篇 |
2010年 | 744篇 |
2009年 | 713篇 |
2008年 | 827篇 |
2007年 | 639篇 |
2006年 | 582篇 |
2005年 | 532篇 |
2004年 | 576篇 |
2003年 | 498篇 |
2002年 | 408篇 |
2001年 | 361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22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146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和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有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杂种F1的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正交(野大麦×披碱草)F1和反交(披碱草×野大麦)F1的酶谱基本相同,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BC1)的酶谱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代中进一步加强;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建立HPLC测定白头翁药材中白头翁皂苷B4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份对白头翁皂苷B。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白头翁药材质量。方法:HPLC流动相:乙晴:水(28:72);流速:1.0mL/min;分离柱采用ZORBAXSB—C1B(4.6mm×150mm,5μm),反相填料;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5nm。结果:皂苷B4进样量在0.3125—10μg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3.28%(n=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白头翁中皂苷B4含量以安徽风阳产药材较高,可作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95.
以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与白三叶(Trifolium.repens L.)杂交后胚离体培养产生的F1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筛选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将F1茎段产生的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体细胞胚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NAA是诱导F1茎段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MS+2,4-D+6-BA+NAA+KT+CH为F1茎段愈伤组织的适宜分化培养基;对分化后的胚性愈伤进行组织学观察,可见其表面形成许多瘤状突起,即胚性细胞团,它们可以继续发育形成体细胞胚,为快速得到数量较多的杂种F1再生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为探明2014年-2015年在福建省流行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遗传变异情况,对10株ORFV流行毒株的F1L、B2L和VI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0株ORFV F1L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6%~100%,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8%~99.7%,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3%~97.1%;同NZ2参考株比较,FJ-YT2014缺失2个氨基酸;10株ORFV B2L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9.9%,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5%,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7.7%;10株ORFV VIR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8%~99.5%,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6%~99.6%,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6%~96.4%。基于基因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株ORFV F1L基因与福建省分离株、山西株和新疆株亲缘关系较近;10株ORFV B2L基因与新疆、山西、德国毒株亲缘关系较近;10株ORFV VIR基因与台湾、新疆株亲缘关系较近。结果提示,当前福建省流行的ORFV F1L、B2L和VIR基因尚未出现明显变异,但是其F1L、B2L和VIR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普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97.
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及其与滞育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从家蚕C108品种蚕卵精制酯酶A4,首次测定了产卵后24~96h浸酸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蚕卵经盐酸处理后在体外5℃1~2d或体外25℃1~3h出现酶活性峰。与低温活化蚕卵比较,产卵后24~96h的浸酸蚕卵,在体外5℃酶活性峰出现时间提早了8.5~22d,在体外25℃提早了3~9h。浸酸后蚕卵迅速解除滞育,滞育发育时间显著缩短。将不同卵龄未浸酸蚕卵与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峰出现时间差制成曲线,在体外5℃或25℃的结果几乎都完全与5℃冷藏时蚕卵的滞育发育时间曲线重叠。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与蚕卵活化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100.
激素对调养是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2,4-D、BA对高羊茅种子进行愈伤诱导,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种类对愈伤诱导无明显效果;MS培养基下不同浓度2,4-D对高羊茅愈伤诱导时间及出愈率差别很大,以9mg/l效果最佳,愈伤诱导率达66.7%左右;过高浓度的2,4-D、BA对萌芽和愈伤的形成均有负作用;愈伤组织分化以MS BA2.0mg/l NAA0.5mg/l为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