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60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4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壳聚糖复合膜对草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涂膜材料,按照L9(34)正交试验制作了不同含量配比的复合膜涂膜草菇,在15℃条件下对草菇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的膜特性良好,可有效保持草菇的感官质量,降低失重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及Vc含量的损失.壳聚糖的保鲜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壳聚糖复合膜的最佳配比为1.0%的壳聚糖、5.0%的大豆分离蛋白、0.6%的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42.
4种食用菌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并比较了银耳、黑木耳、草菇和猴头菇4种食用真菌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食用菌中,黑木耳多糖含量最高,达到7.39%,草菇的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5%。  相似文献   
43.
为了选育耐低温草菇菌株,以草菇V23、V3552为亲本,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两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耐低温的突变株;然后利用紫外灭活(20 W,30 cm,110 s)和热灭活(50℃ 3 min)的双亲灭活标记法对突变株进行化学融合,结果表明在400 g/L的PEG6000、pH 8.0、融合时间30 min和融合温度32℃的条件下融合率最高,达到0.517%, 共获得200个融合子。经过0℃低温筛选,最终获得15株草菇耐低温菌株,菌丝在0℃的耐冻能力提高了4.5倍。经出菇实验证明其子实体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温性,液化现象明显推迟,说明该方法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不同营养条件对草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草菇V110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培养基较适宜的碳源是蔗糖,较适宜的氮源是蛋白陈、酵母膏、牛肉膏,较适宜的无机盐是KH2PO4;在农产品水解液制备的培养基上都可良好生长,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其中麦麸制备的培养基最适于草菇生长。  相似文献   
45.
王杰  林俊芳  郭丽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78-16780
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内源强启动子,为草菇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草菇基因组DNA中克隆gpd启动子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表达载体。[结果]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出2条特异gpd启动子片段,大小分别为1056和614bp;成功构建了分别以这2条启动子片段驱动的、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的2个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品质优良的草菇新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建立适合安徽省淮北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模式。[方法]夏季温度较高时种植草菇,春、秋、冬季温度低时利用草菇废料再辅以加温装置种植双孢菇。[结果]通过实践总结,草菇与双孢菇轮作,每座1 000 m2的菇房在原来单种双孢菇的基础上每年可增收近3万元,秋、冬、春季种植双孢菇,可岀菇15 kg/m2,夏季轮作草菇,可岀菇5 kg/m2,菇房产出约10万元。[结论]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也确保了菇房常年不闲,提高了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47.
为分析不同包装材料对草菇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普通塑料袋、纳米保鲜袋、微孔保鲜袋、物理活性保鲜袋4种包装袋进行处理,在温度(15±1)℃、贮藏环境相对湿度约85%的恒温柜内进行贮藏。以失重率、感官品质、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为考察指标,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草菇贮藏过程中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孔保鲜袋有效降低了草菇贮藏期间的失重率,4 d后失重率仅2.86%,新鲜度0.56,硬度0.64 kg,可溶性固形物及V_C含量均高于其他包装袋,能够维持较高的营养价值,提高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8.
王翠兰 《新农业》2012,(5):42-43
一、茬口安排日光温室越冬茬西葫芦9月末至10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12月末至1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期可延长到次年4月;2月上中旬在西葫芦行间套种豇豆(菜豆),5月下旬至6月上旬拔秧;6月中下旬种植草菇,8月上中旬草菇收获完毕。二、西葫芦栽培要点1.培育壮苗选择冬玉、凯  相似文献   
49.
草菇在上海地区是春末秋初食用菌市场的主打产品,深受市民青睐,需求量逐年增加。上海凌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历经十多年的探索,采用设施化栽培技术,已达到了周年化栽培草菇草菇培养料主要采用废棉,近些年由于废棉价格  相似文献   
50.
我县草菇传统室外堆栽法,产量普遍较低,如遇不良气候则绝收,影响了群众栽培草菇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县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室内袋栽草菇技术,已获成功,目前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室内袋栽具有四个优点:一是产量高,每50公斤稻草可产鲜菇20公斤.是传统室外堆栽法的4倍。二是产量稳,温、湿度易于控制,且病虫害较少,单产稳定。三是技术易于掌握,规模可大可小,既可干家万户生产,也可规模化栽培。四是以当地丰富稻草为原料,来源丰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