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412篇
基础科学   167篇
  201篇
综合类   4889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2742篇
植物保护   21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草莓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水果皇后""水果牛奶"之美誉,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榆阳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边缘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分明,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为草莓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草莓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302.
草莓叶螨是保护地栽培草莓的重要害虫,研究其发生消长动态与监测防控技术,对于有效控制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试验,探明了草莓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和影响发生因子,制定了草莓叶螨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种苗带螨基数调查、虫情系统监测、大田虫情普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记载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发生为害程度的预测方法,集成了农业、生物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已在生产上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3.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大棚草莓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不同施肥量、氮磷钾配比等因素对草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常规施肥方式能节肥35.10%,水肥一体化模式中施氮量48.00 kg/hm^2,施磷量32.10 kg/hm^2,施钾量95.10 kg/hm^2,N∶P∶K为1.00∶0.67∶1.98施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等指标较常规处理分别增加了39.50%、23.10%和24.60%,呈现明显差异,较常规施肥模式增收18.04万元/hm^2,与其他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也均在整体生长中期或后期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4.
王维  王松  王萌 《蔬菜》2019,(4):67-70
分别从产前的品种选择、育苗,产中的高效栽培技术和设备应用、草莓套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产后的采摘、贮藏与运输、销售3大阶段8小部分展开,介绍了北京市大兴区草莓产业的发展情况及特点,总结了大兴区草莓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5.
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方式,分别设定了3个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椰糠︰珍珠岩︰蛭石(1︰1︰1,T_1)、草炭︰珍珠岩︰蛭石(1︰1︰1,T_2)、木屑︰珍珠岩︰蛭石(1︰1︰1,T_3),营养液配方为山崎配方,采用高架床槽式栽培,并进行红蓝光谱,LED灯每天早晚各补光2h。在定植前测定各基质的含水率、pH值、电导率、容重、有机质含量等基本理化性质,开花前测定了各处理草莓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叶绿素含量,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各处理的果实品质。本研究旨在为采用废弃木屑代替草炭无土栽培草莓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T_2、T_3处理的叶片数和茎粗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T_1,T_2、T_3处理株高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T_1,叶绿素含量高低依次为T_2>T_3>T_1,果实平均单果重及平均单株产量高低依次为T_2>T_3>T_1,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高低依次为T_2>T_3>T_1,可滴定酸含量高低依次为T_1>T_3>T_2。综上所述,不同基质配比无土栽培草莓对其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显著,采用生态木屑代替草炭进行草莓无土栽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6.
本研究旨在探究光信号如何调控草莓花青素苷合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同源克隆法从3个不同颜色的草莓品种(‘红颜’,‘桃熏’,‘白雪公主’)中分离得到FaMYB10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FaMYB10的转录激活能力及其与FaCOP1的蛋白互作关系,利用红颜草莓FaMYB10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酵母单杂交诱饵载体pHIS2-ProFaMYB10,并验证其在酵母Y187中的自激活现象。结果表明,经测序显示3个不同颜色的草莓品种FaMYB10基因的CDS区域序列完全一致为702 bp,但是在启动子区域存在不同差异。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Fa MYB10在Y2HGold中存在转录激活能力,FaMYB10同FaCOP1存在蛋白质与蛋白质互作关系。在Y187宿主内,发现当3-AT浓度达到60 mmol/L无法抑制FaMYB10基因启动子带来的自激活现象。本研究结果为理解草莓通过光信号传导调控下游FaMYB10,进而影响花青素苷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7.
草莓设施栽培缓控释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种缓控释肥料处理中,嘉磷丹和河北农民报的报农肥适宜在设施草莓上使用,比传统施肥成本较低且省工省力;金正大和根力多在设施草莓上使用时,畸形果率明显高于其它几种肥。  相似文献   
308.
于飞 《吉林蔬菜》2017,(8):19-20
草莓虽然采用大棚生产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对病害的综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草莓蛇眼病1.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相似文献   
309.
张玲  王延秀  高清华  段可 《园艺学报》2017,44(6):1049-1060
草莓蔗糖碱性/中性转化酶家族基因(Fa.A/N-Inv)成员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以‘申阳’和‘红颜’草莓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Fa.A/N-Inv家族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A/N-Inv酶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果实发育阶段糖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Fa.A/N-Inv是由8个成员组成的多基因家族;(2)4个Fa.A/N-Invs不仅具有组织特异性,还具有果实发育阶段特异性和品种特异性表达特点;(3)4个Fa.A/N-Invs的表达受细胞分裂素(BA)、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诱导;(4)蔗糖和葡萄糖作为A/N-Inv酶促反应的底物和产物,分别对4个Fa.A/N-Invs转录表达起正、负反馈调节作用,此外蔗糖还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诱导Fa.A/N-Invs表达;(5)‘申阳’草莓A/N-Inv酶活性在绿果阶段低于‘红颜’,其余阶段均高于‘红颜’;(6)成熟果实中蔗糖含量‘红颜’(50.7 mg·g~(-1) FW)约为‘申阳’(23.2 mg·g~(-1) FW)的2倍。  相似文献   
310.
干旱胁迫下‘宁玉’草莓生长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基因诊断草莓在干旱逆境条件下生长状态的可行性,以‘宁玉’草莓为试材,调查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特点以及与生长素合成、脱落酸合成、花果发育、色素合成相关的10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旱条件下草莓均可完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生命周期,所选基因也都行使并完成了其调控功能。与对照植株相比,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50%~65%土壤持水量)条件下,草莓植株的物候期较对照(80%土壤持水量)提早,而在严重干旱胁迫(35%土壤含水量时)条件下延缓,随着干旱胁迫条件的加重,草莓植株、叶片、果实明显变小,果实着色加深。每个基因在不同干旱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都与相应的物候期以及生长发育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相一致,但所选基因在几种干旱条件下其表达开始的早晚、表达水平的高低以及表达相应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存在不同。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这些基因的表达时间提早,但持续时间较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而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这些基因的表达开始的时间较对照延缓,表达水平较低但持续时间拉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因的表达信息可以提前推断草莓植株在不同干旱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态,了解干旱胁迫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为是否需要提早采取管理措施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