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林业   690篇
农学   878篇
基础科学   196篇
  536篇
综合类   4962篇
农作物   503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2164篇
园艺   898篇
植物保护   33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超滤技术对苹果汁加工中主要芳香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青香蕉苹果和国光苹果为原料,研究了超滤对苹果汁主要芳香成分的影响。苹果汁用国产平板膜超滤机澄清,用顶空动态采样法收集芳香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芳香成分。通过比较超滤前后青香蕉和国光苹果汁芳香成分的变化,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ltons的聚砜膜PS—10对苹果汁芳香成分保留有良好效果,优于PS—30,PS—60和PS—80;聚砜膜对醇类芳香成分保留优于酯类芳香成分,并对其截留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吸附起主要作用。芳香物回收实验表明,12000Pa,50℃为苹果汁芳香成分回收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杉木、马尾松、红荷木、格木四种人工林的三年定位研究,初步获得了四种林木对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物吸收和归还特点、对土壤养分状况、水分状况、微生物状况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一系列资料。初步阐明了四种林木凋落物的数量及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研究了四种林木凋落物的分解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林木混交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相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产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3.
几个树种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与生物测定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对杉木、丝栗栲以及木荷叶片的化感物质进行初步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丝栗栲和木荷叶片经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经乙醇提取的极性化感物质活性大于石油醚提以的弱极性化感物质活性,杉木叶片分别经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经石油醚提取的弱极性化感物质活性大于乙醇提取的极性化感物质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丝栗栲和木荷叶片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促进作用较强的是极性化感物质,杉木叶片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抑制作用较强的是弱极性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994.
广西百色地区变性土的物质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国安  黎泽斌 《土壤》1995,27(5):269-273
  相似文献   
995.
砂姜黑土的物理性质与肥力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瑞玲 《土壤》1994,26(4):209-212,225
本文对安徽省怀远县肥力水平的砂羔黑土,在进行一般学物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壤物理性质与肥力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森林草莓与栽培草莓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以森林草莓和10个栽培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抗氧化物质,如总多酚、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评了不同试材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要远高于测试的栽培草莓;在10个栽培品种中,哈尼和凤冠的营养品质表现较好;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总多酚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花青素与维生素C也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组成参数。遗传背景对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起重要作用;森林草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测试的栽培品种,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7.
998.
喷施沼液对梨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充分发酵后形成的沼液,不仅含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生长素等生理活性物质,而且养分容易被果树吸收利用,是一种速效性有机无机复合肥。  相似文献   
999.
以早实核桃香玲种子为试材,对其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香玲核桃种子浸种4天吸水达到饱和,吸水量达干重的70.99%,7天后开始露白,16天后开始出土。随着核桃种子吸水量的增加,种仁内的贮藏物质与酶均发生变化,淀粉含量一直降低,在第14天时含量最低为5.62‰,第16天略有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别于12天和14天时达到最低,分别为1.08%和10.71mg/g。脂肪含量在第8天以后开始大幅下降,到第16天时较少了16.1%。脂肪酸含量开始有少量减少,第10天后开始上升,第16天时达到60μmol/g。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按顺序依次动员,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过程先增大后较少,而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增大。因此,在播种前要选择粒大而饱满的种子,浸种天数要达到4d,才能使种子更好地吸收水分,快速动员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促进种子顺利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00.
强还原土壤灭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文娟  王小国 《土壤》2020,52(2):223-233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高投入高产出、高频种植等为特点的集约化种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伴随集约化种植程度不断提高,作物土传病害频发,且易发生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等土地退化现象,往往造成作物连作障碍。强还原土壤灭菌方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兼具杀灭土传病原菌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易操作和处理时间短等特点,已成功用于作物连作障碍的防治。本文根据不同作物类型及不同土传病原菌,归纳总结了RSD处理过程所采取的有机物质类型、施用量、温度条件、淹水覆膜状况及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