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8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31篇
  57篇
综合类   1291篇
农作物   43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229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海南芒果发展的前景和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海南芒果市场前景和竞争力,指出海南芒果产业的优势、市场定位、发展思路、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芒果科研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inn.)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其收获面积及产量仅次于香蕉。在我国,芒果是极为重要的热带水果,2005年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排第四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排第五位;产值仅次于香蕉、荔枝和龙眼,排第四位。本文拟从种质资源、栽培技术、采后处理和国内科技支持情况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芒果科研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肉桂Cinnamomum cassia活性成分肉桂醛、肉桂酸、肉桂酸乙酯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抗药性菌株(ZJR)、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肉桂醛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肉桂酸和肉桂酸乙酯.肉桂醛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20 7、0.020 2 和0.049 6 mg·mL-1.肉桂酸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EC50分别为0.828、0.847 和1.225 mg·mL-1.肉桂酸乙酯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EC50分别为0.290 0、0.063 5 和2.290 0 mg·mL-1.肉桂醛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033 3、0.033 3和0.100 0 mg·mL-1.肉桂酸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250、2.500和2.500 mg·mL-1;肉桂酸乙酯对ZJS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500 mg·mL-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芒果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59个常用芒果亲本与32个亲本摘花处理后连续3年的始花期。[结果]结果表明,亲本的始花期具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广义遗传力达0.9514164。亲本的始花期年际间差异在4~26d,平均为9.6d。年际间变化在0~10d内(含10d)的占66.2%,在10~20d内(含20d)的占33.9%。32个亲本摘花处理后的始花期年际间最大差异在1~20d,同一品系在同年份较亲本的始花期可推迟15~21d。[结论]采用摘花技术可使早花品系与迟花品系的花期相遇,达到杂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近几年,作者对海南芒果主产区的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6个市县代表性果园进行芒果害虫调查。鉴定出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害虫共计96种,分属8目44科,其中,等翅目1科1种,直翅目1科4种,半翅目6科12种,同翅目12科28种,缨翅目1科1种,鳞翅目12科32种,鞘翅目9科15种,双翅日2科3种。对芒果为害较重且分布较广的害虫主要有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Baker)、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横纹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芒果剪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龙眼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occifuvis Gressitt et Kimoto和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ferae Felt共8种o  相似文献   
106.
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对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为:病害46种,害虫共33种,分属8目20科,发现国内未见报道的芒果新害虫榕母管蓟马。分析阐述主要病虫害炭疽病、白粉病、畸形病(丛芽病)、细菌性黑斑病、幼果果肉生理性褐变黑果病、主干裂皮病、低温、蓟马、桔小实蝇、叶瘿蚊、介壳虫的危害情况;当前严重威胁攀西芒果产业发展的危险性病害为芒果畸形病(又称丛芽病)、芒果猝死病(又称速死病)和芒果果实象甲。编写"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名录",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7.
张芬  黄文华  郭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67-12468,12486
[目的]研究安徽产知母药材中知母皂苷BⅡ和芒果苷的含量.[方法]知母皂苷BⅡ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水等度洗脱(25∶75),流速1.0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载气流速3.0 ml/min、柱温为室温(25℃);芒果苷采用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15∶85)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结果]知母皂苷BⅡ在1.036~10.360 μg范围内(r=0.999 6)进样量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芒果苷在0.05 ~1.00 μg范围内(r=0.9994)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知母皂苷BⅡ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19%;芒果苷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42%.[结论]安徽省知母药材中知母皂苷BⅡ与芒果苷含量均符合2010版药典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我国芒果标准制修订的现状及其标准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芒果标准结构不合理、标龄老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及时修订标准、加强芒果标准宣贯、加强国际标准跟踪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从海南芒果园取样分离到1个新拮抗酵母菌株(LZ5),通过离体和活体抑菌实验,发现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and Sacc)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活体接种实验结果表明,1×108cfu·m L-1的酵母菌对刺伤接种的芒果采后炭疽病具有显著的生防效果,接种第4天和第6天对照组的病斑直径分别为5.80,26.3 mm,而处理组仅分别为0.33,17.6 mm,接种第4天对照组的发病率已达100%,而处理组仅为20%。此外,该菌株可以在芒果伤口处快速繁殖,在接种24 h后酵母细胞数为初始值的62.6倍,随后基本保持稳定。经鉴定该拮抗酵母菌属于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凯特芒果加工副产物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凯特芒果果皮和果胚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利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果皮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温度7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多糖得率可达6.62(±0.51)%;果胚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20,提取3次,多糖得率可达3.48(±0.40)%。果皮多糖含量高于果胚。结果表明芒果加工副产物可以用于多糖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