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6篇
  18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约70%的开花植物在进化史上都经历过多倍化的过程,多倍体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形成新物种。而新形成的多倍体往往不能稳定存在,其基因组需要再经历一次二倍化的过程,从而在基因水平上和细胞学水平上更接近二倍体。对多倍体二倍化的机制和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概况 早在1839年,细胞学家施旺在他编的《细胞学》一书中指出:“每个细胞应该可以独立生活和发展,假如具有正如它存在于有机体内一样”。1902年,德国名植物学家哈伯特根据这个学说的理论,第一次大胆提出,要在实验室里的试管中人工培育植物,他预言离体植物在生理上、发育上具有潜在的全能性。1930年代初到1950年代末,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3.
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间具有较好的可杂交性,并且杂种F1即表现有一定的可育性。减数分裂观察表明,在杂种F1的部分花粉母细胞中,第一次分裂基本上是单价体的不均衡分离,并形成大小不均的二分体;第二次分裂完全是染色单体的分离,形成二大二小的四分体。  相似文献   
34.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激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并用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后,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卵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卵子,对其受精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正常发育组受精卵内以微管为基础的纺锤体能够顺利地组装并引导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第一、第二极体的排放,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和第一次卵裂;(2)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卵子经6-DMAP处理后,部分微管变得模糊或消失,纺锤体受到破坏导致染色体的分离无法进行,第二极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并使雌核染色体二倍化;去除6-DMAP作用后,微管重新组装,雌核分裂重新启动继而进行卵裂;精核保持固浓缩状态或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卵裂后期则以致密的染色质体(DCB)形式存在于分裂沟上或进入一个卵裂球中。结果证实,长牡蛎精子经紫外线遗传灭活后可顺利进入并激活栉孔扇贝成熟卵子但不参与合子核的形成,6-DMAP也可有效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本实验结果为研究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的可行性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以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不能分化形成花粉囊。S43A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败育的特点为小孢子细胞质液泡化,逐渐变形解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胞花粉,同时绒毡层细胞过度液泡化,并提早解体死亡。G022A不育系的花药在小孢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败育现象,最早的败育表现为花粉母细胞的退化解体;有些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小孢子四分体;还有的因小孢子在四分体中不能正常释放而败育,并伴随着绒毡层细胞的畸形化、异常生长等现象。  相似文献   
36.
韭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韭菜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韭菜雄性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韭菜花药绒毡层兼有分泌绒毡层与变形绒毡层的特点,花粉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和提前解体有关。韭菜败育分两种类型:败育Ⅰ型,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二分体至四分体时期,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液泡化膨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不产生四分体或产生无胼胝质壁包裹的异常四分体,最终粘连连成一团解体消失;败育Ⅱ型,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时期,绒毡层在四分体时期提前退化,单核小孢子无营养供应而败育。  相似文献   
37.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相似文献   
38.
三元杂种[陆地棉×(亚洲棉×比克氏棉)]的回交后代BC4F1发生疯狂分离,在各个性状上都表现出特殊的变异类型,在育性上分离出三种类型可育株,部分可育株,不育株。对这三种类型和三元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表明,三元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不育株减数分裂表现异常,大多染色体不能联会配对,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且有落后染色体、三价体、四体环的出现,在末期形成了不正常的四分孢子和多分孢子,这是不育的主要原因;部分可育株,大部分染色体联会配对成棒状二价体,个别为单价体;可育株染色体配对正常,能形成可育的花粉粒。  相似文献   
39.
为了确定细胞学检查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诊断中的诊断意义,采取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例犬皮肤肥大细胞瘤临床病例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由此可以得出,在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的诊断中,细胞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为肿瘤的性质及分化程度分级提供参考,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40.
牛鞭草研究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对国内外有关牛鞭草的细胞学、适应性、抗逆性、侵占性、独居性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在生产应用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