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红香酥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库尔勒香梨与郑州鹅梨杂交育成的一个梨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纺锤形,果面有红晕、肉质酥脆,风味浓甜浓香.品质优良;抗性较强,丰产性、早果性较好;有腋花芽结果习性,嫁接后第2年即可结果.第4年可实现丰产;果实较耐贮,恒温库冷藏不黑心,且贮后品质较佳,河北省吴桥县于1998年引入接穗.用高接换头的方法改接,到2001年共改接20公顷.  相似文献   
122.
红香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库尔勒香梨×鹅梨杂交培育而成。我市瓦窑镇1999年引进,目前栽培面积发展到217hm2,几年观察表明该品种在我市表现良好。(1)试验地和栽培技术要点试验地设在江苏省新沂市瓦窑镇双庙村,栽植行株距5m×3m,每667m2栽植44株,授粉品种新高、七月酥与红香酥配置比例为1∶6。苗木栽前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土杂肥3t,栽后每年10月上中旬株施农家肥30~50kg,6、7月追肥2~3次,株施尿素100g。萌芽前、秋末各灌水1次,采前20天控制水分。树形采用纺锤形,幼树以轻剪长放为主,结果后逐渐按纺锤形树形要求修整。疏花…  相似文献   
123.
正百亩育苗基地常年提供名特优新品种果苗和接穗梨:红香酥着色南果、大南果、小南果、爱宕、早酥、尖把、黄金、锦丰、元黄。苹果:寒富、红富士、国光、黄元帅、红王将、嘎拉、新皇家嘎拉、美国8号、红嘎拉、鸡冠、123、K9、黄太平。李子:安哥诺、幸运、超黑霸、琥珀、澳李14号、秋红、红宝石、盖县大李。  相似文献   
124.
红香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出的优质七彩米中的一种。2003年我们从龙泉市种子公司引进,并分别在400-850米海拨范围内试种,表现良好。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株形匀称、平整、分蘖力强、无效分蘖少、结实率高、米质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5.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天)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重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天)采收的果实,SSC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V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天)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SSC为 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V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天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6.
红香酥梨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鹅梨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一个红皮梨。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引入我市栽植和高接.面积120hm2.主要分布在深州市唐奉镇。通过几年观察,该品种在深州市表现良好。性状稳定。随着前几年日韩梨发展热潮的消退.特别是2008年梨果市场价格的波动显现出红香酥梨的优势。于是.我市2008年冬和2009年春又掀起了红香酥梨的高接高潮。  相似文献   
127.
红香米是贵州省黔南州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水稻种植品种之一,发展红香米种植是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为贵州黔南地区红香米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从播种、苗期管理、大田准备、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当地特色红香米宝红二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8.
以“红香酥”梨为试材,采用采前套袋栽培的方法,研究了采前套袋栽培方式对“红香酥”梨果实品质和鲜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袋栽培的梨果实硬度和琥珀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梨的失重率、褐变度、a*值、b*值不断上升,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升-降-升的趋势;其中套袋栽培总体上加快了鲜切梨果实的失重率和褐变度、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上升,还加快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未套袋栽培“红香酥”梨果实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能够提高其内在品质,并且有利于鲜切保鲜,“红香酥”梨鲜切保鲜选择未套袋栽培的梨果实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