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5篇
  81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41.
12头成年泌乳牛随机分3组,分别喂以高、中、低含量的精料;8头16月龄母牛随机分成2组,一组主要以青干草为粗料,另一组主要以棉籽壳为粗料。试验期为15个月,每3个月采血一次,测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全血酮体及乳脂等。结果表明,高精料组牛较其它二组成年牛肥胖。TG、PL、Chol显著高于其它二组。棉籽壳组较青干草组明显肥胖,第一胎时的产乳量和乳脂率低于后者,两组问TG、Chol、PL和Ketones无显著差异。棉籽壳组有2头牛在试验期间发生了真胃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642.
分析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特性,以了解鱼腥草的土壤条件,提高栽培鱼腥草的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p H、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以及其群落特征存在差异;鱼腥草根际土壤p 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总PLFAs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总PFLAs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效磷和蔗糖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鱼腥草的广泛生长适应性,是鱼腥草的根系分泌物及其残体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酶活性,促进土壤酶和微生物对有机质及氮、磷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有益鱼腥草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643.
磷脂酶可水解膜双分子层的主要成分磷脂,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磷脂酶在种子生长发育、贮藏和萌发阶段调控种子活力,影响植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农作物产量。文章归纳总结了磷脂酶在种子各阶段对其活力的影响,包括在种子生长发育期间调控淀粉合成影响种子活力的形成,在种子成熟阶段调控膜完整性影响种子的耐脱水能力,在贮藏期间可能调控细胞中的氧化损伤程度影响种子活力,在萌发阶段参与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信号传导,调控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建成。然而由于磷脂酶多样且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其调控种子活力的机制仍不明确。利用基因编辑及多组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磷脂酶调控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功能及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阐明种子老化的分子机制,还可为种质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44.
利用Chem Office软件模拟环甘油替加氟磷脂缀合物的稳定构像的三维立体模型,模型显示1,3,2-二氧磷杂戊烷的端碳原子具有较少的空间位阻.在室温及KOH存在下,对甲苯硫酚能有效地与环甘油替加氟磷脂缀合物反应.通过比较反应物和产物31 PNMR,13CNMR及DEPT,得出了开环反应是发生在五元环的端碳原子上.  相似文献   
645.
利用磷脂酶A2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物饲料中磷脂的消化过程、磷脂酶A2 在磷脂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磷脂酶A2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6.
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及应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张强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王喜泉,朱秀清,周玉伦我国大豆资源丰富,且磷脂含量较高,约为1.6~2.0,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乳化、软化、分散、润湿、抗氧化及生理活性等一系列特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是食品...  相似文献   
647.
耐镉菌株对土壤镉形态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传统的分离方法和室内培养实验,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和分离耐镉菌株并分析耐镉菌株对土壤镉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浙江省富阳市电镀厂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具有强活化作用的耐镉菌株m6,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可知,m6与Arthrobacter的16S rDNA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其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属于Bacteria,Actinobacteria,Actinobacteridae,Actinomycetales,Micrococcineae,Arthrobacter。研究表明耐镉菌株m6可使土壤中水溶态镉增加2倍多,可交换态镉增加16%。Biolog-ECO法的结果表明,接种耐镉菌株培养后土壤的AWCD值提高14%~146%,而且土壤微生物对31种碳源中的糖及衍生物、胺类碳源和多聚物类利用程度增加;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接种菌株m6相比,接种土壤的脂肪酸总量增加了23.65%,代表真菌的特征脂肪酸(如18:2ω6,9、16:1ω5c、18:1ω9c)明显增加,但土壤的G-/G+比值与对照相比降低38.6%,而且土壤中代表放线菌的特征脂肪酸(如l0Me 16:0、l0Me 17:0和10Me 18:0)的多样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48.
  目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健康的敏感“指示器”,但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连续施用有机肥和石灰的响应规律及不同指标的敏感性仍不明确。  方法  本文选取中亚热带双季稻区的紫泥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或石灰后,土壤微生物“黑箱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和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活体微生物(PLFAs)组成的响应规律与差异。  结果  与对照相比,连续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提高37%、28%和44% ~ 59%,微生物多样性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G?)的PLFAs绝对量提高了100%,但真菌类群的响应不敏感。相反,连续施用石灰5年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熵和土壤呼吸速率分别降低11%和26% ~ 52%,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放线菌和绝大多数真菌类群PLFAs绝对量下降30% ~ 5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总PLFAs和细菌PLF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H仅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导致细菌MBC、MBN、G?和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而施石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降低与土壤pH有关。  结论  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石灰后,土壤微生物指标分别表现为正面、负面响应。与“黑箱指标”相比,某些特定微生物类群(如G?)的敏感性指数值更高,在土壤健康评价中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49.
研究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转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为准确评估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神农架落叶阔叶成熟林(NMF)和砍伐后形成的落叶阔叶次生林(NSF)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植物多样性、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的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结果表明,NSF具有显著(P0.05)高于NMF的植物多样性,两种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具有明显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了两种植被类型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Mantel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植物多样性、pH、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等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因此,不同阔叶林类型具有明显不同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50.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Exp. 1) with three soils, two from Australia and one from Norwa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fate of dissolved BorreGro (a lignosulfonate, produced by Borregaard LignoTech Company, Norway)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10 and 100 mg C L-1) in soil solutions. A rhizobox experiment (Exp. 2) was also done in a Norwegian clay soil, mixed with four levels of BorreGro-carbon (BG-C) added (0, 2, 20 and 200 mg BG-C kg-1) to test the impact of BorreGro on root growth, rhizosphere chemistry (pH, metal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 The BorreGro addition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n due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in BorreGro. The BorreGro addition to soil had an indirect bu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hizosphere chemistry and PLFAs. The lowest amounts of added BorreGro facilitated the DOC excretion at plant roots, and thereby increased the bacterial and fungal biomass, likely as an effect of increased Mn solubility from BorreGro in the root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