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4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39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40篇 |
农学 | 704篇 |
基础科学 | 68篇 |
142篇 | |
综合类 | 3941篇 |
农作物 | 533篇 |
水产渔业 | 170篇 |
畜牧兽医 | 1367篇 |
园艺 | 686篇 |
植物保护 | 2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212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209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460篇 |
2011年 | 528篇 |
2010年 | 411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420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57篇 |
2005年 | 361篇 |
2004年 | 331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68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5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立地条件对白羊草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水分平衡分析、自然植被的人工模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然白羊草群落为材料,对半阳坡和半阴坡两种立地条件下的白羊草草地土壤含水率、白羊草蒸腾强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以及叶片持水力和白羊草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两种立地条件下,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以半阴坡(10.30%)>半阳坡(7.80%),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两种立地条件下,白羊草蒸腾强度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型,且半阳坡的日均蒸腾强度大于半阴坡,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与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白羊草叶片相对含水量表现为半阴坡>半阳坡,叶片失水百分率为半阳坡>半阴坡,半阳坡水分亏缺较半阴坡严重。半阴坡白羊草群落总地上生物量(1 070.93 g/m2)高于半阳坡(1 020.50 g/m2),地下生物量表现为半阴坡(287.14 g/m2)低于半阳坡(726.77 g/m2)。【结论】白羊草群落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与立地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一种水稻新品种“豫糯一号”.该品种米质优良,达到优质糯米标准;抗病性强,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及纹枯病和稻曲病;高产稳产,经六年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均超过对照种5%以上,是一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3.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中扩增出S1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TS1。用Ec0R I和Not I双酶切pTS1,回收目的基因S1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SI。用BstX I酶切pPICZαAS1使其线性化,并电转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3000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HE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HEV的S1蛋白片段在毕赤酵母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994.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海南岛的竹叶青蛇为两个物种,即白唇竹叶青蛇和福建竹叶青蛇。为研究白唇竹叶青蛇在海南岛上的扩散路线,作者采集了海南岛不同方位的标本共12号,PCR扩增其12S、16S、Cyt b、ND_4四个线粒体基因序列,共约1 446 bp,并从GenBank下载了10个个体的Cyt b和ND_4基因序列;通过绘制单倍型的统计简约网络图,进行原始单倍型分析,再绘制扩散路线图。结果显示,采自海南岛西部的单倍型较多,故初步得出结论,白唇竹叶青蛇在岛上很可能自西向东扩散。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 like proteins,CBL)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Ca2+传感器,必须与蛋白激酶CIPK(CBL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特异性互作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根据水稻OsCIPK(Oryza sativa CIPK)基因家族的预测序列,从粳稻日本晴(Nipponbare)中克隆了15个OsCIPK基因。基因结构分析表明15个OsCIPK可归为多内含子和少内含子两类,OsCIPK3和OsCIPK24的mRNA存在可变剪接。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水稻CIPK家族与拟南芥、杨树来源于同一个祖先。这15个OsCIPK在不同程度上受生物胁迫(白叶枯病)和非生物胁迫(Hg2+、高盐、冷和ABA)的诱导表达;其中,5个基因(OsCIPK1、OsCIPK2、OsCIPK10、OsCIPK11和OsCIPK12)在接种白叶枯病菌后表达显著上调;而4个基因(OsCIPK2、OsCIPK10、OsCIPK11和OsCIPK14)的表达受所有胁迫处理诱导,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多种逆境信号的转导。揭示了CIPK可能在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花魔芋和白魔芋褐变机理及褐变抑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通过研究花魔芋和白魔芋球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褐变底物和干燥脱水过程中褐变的机理,探讨了无公害酶促褐变抑制剂植酸、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对魔芋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从11月至次年1月,白魔芋球茎的总酚含量始终高于花魔芋,花魔芋的PPO活力始终强于白魔芋,白魔芋的褐变强度始终弱于花魔芋的褐变强度,褐变强度跟魔芋球茎PPO活力呈正相关。引起魔芋褐变的主要底物可能是多巴胺。引起白魔芋和花魔芋褐变的酶均为多酚氧化酶。对白魔芋采用0.01% L-半胱氨酸单因子抑制剂浸泡5 min,并在60℃下烘烤,所得白魔芋干片颜色白,效果最好。对花魔芋采用0.15% L-半胱氨酸+1%柠檬酸+1%植酸+0.01%抗坏血酸组合抑制剂浸泡5 min,并在60℃下烘烤,所得魔芋干片颜色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