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69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三极式电子枪阴极加热电流、栅极自给偏压、电子枪灯丝高度影响阴极电子束流变化的分析,得到控制阴极电子束流的因素是阴极加热温度、电子枪栅偏压、灯丝高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输出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但电厂对环境污染严重,酸雨、酸雾频繁,利用日本国荏原制作所开发的电子束法脱硫装置(EBA)于大型燃煤电厂脱硫治理,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电子束法脱硫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火电厂烟气中的SO2转化为硫酸铵,减少向大气排放.传统方法生产的硫酸铵对农作物增产效果与尿酸、碳酸铵等氮肥增产效果相当[1] .为探索新方法电子束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该产品在贵州的推广应用及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贵州省电力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探索一条解决的途径,于2000年和2001年进行了玉米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83.
王钢  王丹  何毅  付孟  唐艺文  青川  高鹏  黄敏 《核农学报》2022,36(8):1579-1588
为了研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麦冬、大黄饮片灭菌的工艺及效果,以麦冬、大黄饮片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0、2、4、6、8 kGy)电子束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理化指标、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根据不同堆码厚度、辐照方式计算剂量不均匀度,优化麦冬、大黄饮片的电子束辐照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明显降低麦冬、大黄饮片中的微生物数量;电子束辐照对麦冬饮片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及总灰分含量的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电子束辐照有利于提高大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对其干燥失重、总灰分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辐照前后麦冬、大黄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0.5%;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麦冬、大黄饮片有效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剂量不均匀度与产品堆码厚度及辐照方式密切相关。综上,麦冬饮片适宜辐照剂量为2~8 kGy,大黄饮片适宜剂量为4~8 kGy,此剂量范围对麦冬、大黄饮片整体质量无显著影响。单面辐照时,麦冬饮片适宜堆码厚度为4 cm,大黄饮片适宜堆码厚度为4~6 cm;双面辐照时,麦冬饮片适宜堆码厚度为10 cm,大黄饮片适宜堆码厚度为14 cm。本研究为麦冬、大黄加工贮藏及电子束辐照在中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冷鲜猪肉为试验对象,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冷鲜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电子束(0、2.0、3.8、6.2、8.3、10.5 kGy)辐照肥瘦比为1∶6的冷鲜肉,测定冷鲜肉的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冷鲜肉的TBARS值、过氧化值、双烯值的变化,分析冷藏过程中猪肉氧化程度的变化,并进行色度及感官的测定.结果表明:经电子束处理后,冷鲜肉的蛋白、粗脂肪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冷鲜肉的TBARS值、过氧化值有增加,总双烯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8、6.2 kGy剂量组在贮藏期内色泽好;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鲜猪肉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经过4 ~6 kGy电子束处理能有效延长冷鲜肉保质期,并对其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电子束在食品辐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电子束应用于食品辐照的现状,比较了电子加速器与γ辐射源用于食品辐照的特点,提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加速器有取代γ辐射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低剂量电子束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以马铃薯二级种薯尤金885及海薯1号为供试材料,利用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照处理种薯后进行田间培育,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3~6Gy处理组的增产效果明显;低剂量电子束辐照对淀粉、干物质及还原糖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因品种不同而有所...  相似文献   
87.
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及其辅助工艺制备了TiO 2 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TiO 2 薄膜的折射率变化.结果表明:传统电子束蒸发镀制的TiO 2 薄膜的折射率低于块体值,通过调节氧气压、沉积速率和衬底温度可在1.97~2.22范围内调控其折射率;采用离子束辅助轰击可使薄膜致密化,获得折射率在2.06~2.42范围内变化的TiO 2 薄膜;利用斜角入射沉积可控制薄膜生长角度与孔隙率,实现折射率在 1.71 ~2.18范围内的调控.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延长滑菇的货架期。[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滑菇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在常温、聚乙烯(PE)保鲜膜分装条件下,适宜剂量的辐照可有效延长滑菇货架期3~5 d。电子束辐照对滑菇具有非常显著的护色和保持形态的效果,并延缓褐变和细胞膜损伤进程,有效降低滑菇的失重,其中0.9 k Gy辐照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结论]此项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深入研究其机理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9.
90.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唐菖蒲的影响;用能量为3 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江山美人"和"超级"球茎,对不阿处理植株的过氧化物酶、酯酶、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同功酶及SDS-PAGE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功酶及SDS-PAGE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辐照剂量的改变,出现了多种变异形式,变化与形态学变化相一致,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同功酶及SDS-PAGE谱带带型,数据分析使用SPSS11.5,采用单匹配相似系数组内连结分层聚类,分别得到了2品种的聚美树状图,图中显示,"江山美人"被分成了3个组:其中2组分别为200 Gy处理材料和240 Gy处理材料,另一组包含了小于等于160 Gy剂量处理材料及对照;"超级"被分成了3个组:其中2组分别为对照和240 Gy处理材料,另一组包含了小于等于200 Gy的各处理材料.由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江山美人"比"超级"有更强的电子束耐受性.试验表明,电子束辐照对植株能诱导明显的变异,试验为快中子诱变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