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69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为探索电子束辐照在我国红富士苹果检疫处理中的应用可行性,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我国红富士苹果色泽、硬度、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还原型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以及氨基酸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155 Gy及以上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可导致苹果硬度显著下降;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330 Gy剂量以上辐照组苹果的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于1 650 Gy电子束辐照18 d后对红富士苹果的色泽、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品质没有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低于990 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红富士苹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电子束辐照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三文鱼电子束辐照的最佳剂量,以生鲜三文鱼为研究对象,采用0(未辐照)、0.5、1.0、2.0k Gy 4种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贮藏于0℃下,通过检测贮藏过程中鱼体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酸价、失重率、色差及质构等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三文鱼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抑制三文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菌落总数的增长,且辐照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辐照剂量越大,贮藏初期的酸价越高,但在贮藏期间较未辐照组稳定,无明显的增大趋势;1.0 k Gy和2.0 k Gy剂量使三文鱼颜色变暗,0.5 k Gy较未辐照组差异不显著;贮藏末期,经过辐照的三文鱼的黏附性相对未辐照组小,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与未辐照组无显著差异,各剂量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0.5 k Gy剂量的电子束可以更好地保持三文鱼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三文鱼的保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象拔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影响的异同性,采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0、2.1、3.9、6.1、8.0 k Gy)和γ射线(0、2.1、4.2、6.3、8.4 k Gy)辐照真空包装象拔蚌,对其贮藏期内营养成分、p H值、生物胺、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一定剂量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象拔蚌的菌落总数,在12 d贮藏期内,2种辐照处理之间菌落总数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随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其中γ射线的D10=3.2 k Gy,电子束的D10=3.1 k Gy;较之对照,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象拔蚌蛋白质、灰分、脂肪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电子束辐照处理组的p H值在贮藏期内维持在6.80~6.94,而γ射线辐照处理组的p H值维持在6.68~6.92,较之对照组,2种射线辐照处理均可抑制贮藏期内象拔蚌p H值的下降;辐照处理组能够抑制生物胺总量的增长,但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处理之间,象拔蚌生物胺总量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随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别。由此可知,电子束与γ射线辐照均具有应用于象拔蚌鲜食食品加工的潜力,这为辐照应用于象拔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贯叶金丝桃的电子束辐照杀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电子束辐照贯叶金丝桃杀菌的可行性,为科研和生产中有效地应用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辐照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提供的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有效成分金丝桃素和金丝桃苷含量;依据微生物存活对数与辐照剂量的线性关系,求得D10;采用目测、鼻嗅、品尝的评定方法,评定样品辐照前后的外部性状变化。结果表明:细菌、霉菌+酵母菌的D10值分别为2.91 kGy和4.69 kGy,霉菌和酵母菌相对于细菌对电子束有更强的耐受力,适宜的辐照加工剂量为4.5~6.5 kGy,经过辐照后,样品可以保存30~150 d,卫生指标仍达到国家药典中规定的中药粉剂微生物限度标准,金丝桃苷和金丝桃素的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利用电子束辐照贯叶金丝桃杀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以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的鲐鱼肉为原料,分别用3、5和7kGy的电子束进行辐照,测定冷藏期间鲐鱼肉挥发性盐基氮(VBN)、过氧化值(POV)、组胺及其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结合感官评价研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鲐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使鲐鱼肉VBN、组胺含量得到了控制,减缓了样品在冷藏期间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速度。因此电子束处理能延长鲐鱼肉保质期,冷藏前,对其采取普通包装、5kGy电子束辐照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7.
张婷  陈召亮  乔勇进 《核农学报》2011,25(2):286-291
以灰葡萄孢病菌(Botrytis cinerea)分生孢子为研究对象,采用0.5、1.0、2.0和3.0kGy剂量电子 束辐照灰葡萄孢分生孢子,分别测定5℃和25℃培养条件下辐照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萌发活性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5℃培养条件下,2.0kGy处理分生孢子完全萌发时间比对照分别延迟了5和9d;2...  相似文献   
28.
电子束辐照对壳聚糖分子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壳聚糖,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光谱仪、X衍射仪对辐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壳聚糖的分子量逐渐降低;颗粒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5~ 300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对其结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为探明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醉泥螺感官品质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为生食醉泥螺的辐照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食醉泥螺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并分析辐照后醉泥螺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变化。结果表明:1)经1~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醉泥螺的色泽和形态几乎没有变化,但7、9 kGy剂量组醉泥螺产生异味;2)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当醉泥螺的初始菌落总数为1200 cfu/g时,菌落总数降至初始值10%所需的辐照剂量D10为3.46 kGy;3和5 kGy剂量的辐照对醉泥螺的抑菌效果明显,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贮藏,360 d内菌落总数均未超过5000 cfu/g;3)辐照对醉泥螺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不改变醉泥螺的限制性氨基酸种类,但经1、3、5 kGy辐照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增加;4)结合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辐照剂量以3 kGy为宜,醉泥螺保质期冷藏条件下由对照组的5个月延长至12个月,常温条件下由对照组的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该结果能为电子束辐照保鲜醉泥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