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98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1428篇
林业   4238篇
农学   1826篇
基础科学   984篇
  2912篇
综合类   16299篇
农作物   1145篇
水产渔业   2780篇
畜牧兽医   7334篇
园艺   2051篇
植物保护   889篇
  2024年   330篇
  2023年   1163篇
  2022年   1104篇
  2021年   1210篇
  2020年   1008篇
  2019年   1292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36篇
  2016年   1049篇
  2015年   1274篇
  2014年   2042篇
  2013年   1919篇
  2012年   2491篇
  2011年   2512篇
  2010年   2224篇
  2009年   2432篇
  2008年   2452篇
  2007年   2202篇
  2006年   2010篇
  2005年   1756篇
  2004年   1431篇
  2003年   1259篇
  2002年   941篇
  2001年   783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本试验以2厘米以上黑鲷人工苗和10厘米以上自然苗为材料,投喂卤虫、猪沙肝、杂鱼肉和蛤蜊肉4种饵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前期(2.27厘米左右),以投喂卤虫效果最好,猪沙肝次之;后期(10厘米以上),以投喂杂鱼肉为好,猪沙肝次之。但从四种饵料的成本与生长率分析,猪沙肝作为前、后期卤虫与杂鱼肉的代用饵料是合适的,能够满足2~10厘米以上黑鲷苗的生长需要。此外,通过本试验所获结果,还提出了2~10厘米以上黑鲷苗的饵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3.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的必需的营养元素。荼叶集硒与多种营养保健成份于一体,因而日益受到茶学,医学及营养学各个领域的重视。本文将有关茶硒素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茶叶硒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135.
羔羊口服莫能菌素对硒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6.
饲料用酶及固态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 概括来讲,酶在饲料中有以下作用 :①提高某些生理阶段动物的消化率。动物体内自身有各种消化酶,自身也可合成各种酶。但不同的动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不同。即使同一种动物,不同生产阶段各种酶的活性也不同,在必要时需要补充外来酶类,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② 提高饲料可消化养分比例,改善饲料利用效率。动物饲料组分多为谷物及粕类,植物细胞壁的存在降低了养分的消化吸收。因为细胞壁结构中含有β-葡萄糖,有很强的抗营养性,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 ;另外饲料组分中的β- 1,4-和β- 1,3-葡萄糖苷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7.
人们利用生物过滤系统进行水体过滤,并重复用于人工孵化和水产研究的兴趣正日益增大。生物过滤是利用细菌除去氨和亚硝酸盐,使水:体能够再利用。因此,可以降低生产和实验研究等对水资源的利用量。利用生物过滤也能控制水温与盐度,因此,水再利用系统在河口及海洋动物的养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山高坡陡,切割强烈;降水丰富,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土层深厚,土体疏松等是盈江县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坡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等是盈江县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盈江县现有沙化土地面积2520.5hm^2,有流动沙地、兰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改田4个沙化土地类型。通过长期的治理,沙化土地各类型面积及利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总体发展趋势呈现逆转,沙化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今后需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相结合,开发利用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9.
140.
生物农场     
《四川农场》2002,(4):36-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