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8篇
  50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科学,在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进而为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2.
《营养生物化学》刊载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葡萄能够通过增加心脏组织中抗氧化防御基因的活性来降低伴有慢性高血压的心脏衰竭。众所周知,葡萄是抗氧化剂和其他多酚类物质的天然来源物质,研究人员认为,葡萄中的这些物质在葡萄消费中起主要作用。此项研究由  相似文献   
973.
肇瑾 《花卉》2021,(2):285-286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下的重要课程之一,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涉及技术面广、实践性强、抽象难懂、错综复杂、难以理清头绪、知识不易形成体系等特点。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把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融合于工作之中,加强技能训练,建构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多措并举,促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74.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印度园艺及林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本土丛枝状菌根(AMF)对杏(NewCastle)实生苗生长、生物化学特性、矿物质含量及叶片吸收的影响。研究人员首次从喜马偕尔邦当地半山农业气候地带杏果园杏树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了4个品种丛枝状菌根:  相似文献   
975.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践应用性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重要实践课程。然而,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仍多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实验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创新型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特点和课程内容,分析了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育人教学目标制定、思政教育资源挖掘、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开放性实验管理和量化式成绩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在课程实验环节进行了具体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步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服务于一流本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76.
案例教学法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将案例教学融入到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今后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977.
太湖区域的沉水植物残体产生量大、二次污染严重,亟需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生物质废物的理化性质。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太湖区域5种沉水植物和1种对照浮水植物的生物化学组成、元素组成、厌氧和好氧生物稳定性以及热转化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干质量计)为17.1%~31.7%,低于常见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干质量计)分别为11.3%~19.9%和1.8%~3.2%,低于大部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具有木质纤维素含量低、适口性好的特点,可经过加工后用作饲料。生物化学甲烷潜力的分析结果显示,粗破碎沉水植物的累计甲烷产量(以有机质质量计)为106.2~150.2 mL·g-1,低于常规厌氧消化处理物料的产气量,不适合以单一底物方式进行厌氧消化。沉水植物的7日好氧呼吸量(O2,以干质量计)在534.5~698.8 mg·g-1范围内,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0.051~0.097 d-1,快速降解的特性显示其适合采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热重分析表明沉水植物的热转化温度低,更适合生产用作吸附剂、土壤调理剂的生物炭。  相似文献   
978.
生物化学对于农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学生很难掌握,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引入了创新性实验,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该种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79.
通过运用E-S模型与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6年我国玉米三大优势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年际变化、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等3个层面,对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进行分析与研判.结果表明,机械投入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作用日渐增强,生物化学投入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现阶段我国玉米生产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  相似文献   
980.
分析了高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习反馈,促进学习效果与能力稳步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解决了学时少和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