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对万寿菊中玉米黄质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通过研究LSA-5B,LX-16,AB-8,LX-20,LSA-21,ADS-17和D-101树脂对玉米黄质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筛选最佳树脂为AB-8,并研究了其对玉米黄质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参数。[结果]AB-8树脂分离纯化玉米黄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pH值=5,室温,流速1.5BV/h,溶液处理量为5BV;解吸附,洗脱剂为70%的乙醇溶液,流速1BV/h,溶液处理量4.5BV。在优选的吸附与解吸附工艺条件下,玉米黄质的吸附率为84.1%,解吸率为92.4%。[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对万寿菊中玉米黄质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其分离玉米黄质技术上可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同时测定万寿菊中玉米黄质和叶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SIL-100A(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70:30(V:V),检测波长446 nm,柱温30℃.[结果]玉米黄质在5~50μg/mL呈线性关系(r=0.997),加标回收率为97.5%(n=5),检出限为0.055μg/mL;叶黄素在10~100μg/mL呈线性关系(r=0.999),加标回收率为97.3%(n=5),检出限为0.085μg/mL.[结论]建立的正相HPLC方法快速、稳定,能够为检测万寿菊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鲜食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的累积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授粉后15,18,21,24,27和40 d时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研究灌浆过程中玉米黄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籽粒玉米黄质含量的累积动态呈单峰分布,除浙凤甜2号在授粉后21 d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均在授粉后24 d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品种间籽粒玉米黄质含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粤甜3号最高,为14809 mg·kg-1;金银糯最低,为5241 mg·kg-1;从大到小依次为粤甜3号>超甜4号>浙甜6号>华珍>浙凤甜2号>金银糯,与籽粒颜色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玉米黄质累积速率分别是浙凤甜2号授粉后18 d最快,粤甜3号是授粉后21 d最快,其他4个品种则在授粉后24 d最快。另外,结合试验结果,提出授粉后24 d左右是鲜食玉米的最佳采收期,此时获得玉米黄质含量最高又兼顾产量、商品性、口感,食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4.
为进一步探究玉米黄质对辣椒低温弱光耐受性的影响,以低温敏感性辣椒‘航椒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玉米黄质,研究其对低温弱光(15℃/5℃,100μmol·m-2·s-1)胁迫下辣椒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内源激素含量、叶黄素循环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究玉米黄质缓解辣椒幼苗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喷施玉米黄质显著提高辣椒幼苗低温弱光下的光合能力,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分别显著提高5.90%和54.33%,处理后168 h茉莉酸(JA)和生长素(IA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6.70%和62.30%;辣椒幼苗花药黄质、紫黄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6、0.48、0.19倍和1.57倍,同时在胁迫处理24、48、168 h时CaZEP基因表达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44、1.64倍和5.50倍,而CaVDE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喷施玉米黄质可能通过增强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光合能力、调控激素代谢以及促进辣...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枸杞及枸杞籽油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方法。[方法]试样经皂化使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释放为游离态,用乙醚-正己烷-环己烷(40+40+20,V/V)提取,C_(30)(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结果]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在不同浓度下其峰强度和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1.1%,RSD为1.5%~9.5%(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枸杞及枸杞籽油中3种类胡萝卜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26.
1果实柑桔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其性温,能健脾和胃、温肺止咳。日本农水省果树试验场通过老鼠实验确认,桔果在预防皮肤癌、大肠癌方面有明显效果。桔果中的防癌物质β-隐黄素(β-玉米黄质)防癌效果相当于有代表性的防癌物质——β-胡萝卜素的5倍。该场与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在柑桔类果实中,只有桔子含有β-隐黄素,一只桔子的β-隐黄素含量约为1~2mg。柑桔含糖度越高,其β-隐黄素含量就越高,抗癌效果就越好。2桔络据中医文献记载,桔络有通经和理气和化痰功效,可治疗高血压病和久咳引起的胸肋疼痛不适等症。…  相似文献   
27.
为评价玉米副产物对巴沙鱼(Pangasius bocouit)肌肉颜色的影响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分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添加8%的玉米蛋白粉组(试验组),以2种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为73 9的巴沙鱼90d.结果显示:试验组巴沙鱼肌肉、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的黄度值、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28.
建立乳粉中玉米黄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室温条件下,乳粉样品经氢氧化钾溶液皂化,使玉米黄质游离,再以乙醚-正己烷-环己烷混合溶剂提取,冷冻脱脂,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C30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乳粉中玉米黄质的检出限为30 μg/100 g,定量限为100 μg/100 g;当乳粉中玉米黄质加标量为90~811 μg/100 g时,加标回收率为85.8%~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76%。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9.
叶片类胡萝卜素在光氧化水稻品种间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光对类胡萝卜素组分的曩及其在受光氧化的水稻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用薄层层析法可从水稻叶片中分离出各自具有不同颜色和独特吸收光谱的14个组分,不同作物和不同叶龄叶片的类胡萝卜素组分有差异,照光可使第8条带由绿转黄,其最大吸收峰移向长波方向,这是由于紫黄质向玉米黄质转变的结果,对光抑制敏感性不同的8个籼稻品种在低温、强光下培育15 d,表现类胡萝卜素组分降解不一样,不敏感品种的玉米黄质吸收峰值比敏感品种高出43.3%。这说明对光抑制的敏感性大小与处理期间叶片内玉米黄质形成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30.
针对冬春季节西北地区设施栽培辣椒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低温弱光逆境问题,本研究以低温敏感型辣椒品种‘航椒2号’为试材,开展不同浓度外源玉米黄质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缓解效应的研究。辣椒幼苗通过连续4d叶面喷施0(CK)、20(T1)、50(T2)、100(T3) mg·L-1玉米黄质溶液预处理,后置于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弱光胁迫处理7 d,测定辣椒幼苗生长、光合和抗氧化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发现不同浓度外源玉米黄质预处理均对低温弱光条件下辣椒幼苗的胁迫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以T2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T2处理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5.52%和17.09%;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22.35%和19.58%;抗氧化酶SOD和CAT分别增加19.23%和381.55%。此外,T2处理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表明50 mg·L-1的外源玉米黄质能有效缓解低温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