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黑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足角胸叶甲是江西茶树上一种新的成灾害虫。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成虫始发,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盛发期。卵聚产于茶表土怪和枯枝落叶下。幼虫在表土层中取食茶树须根。  相似文献   
142.
昆虫病原线虫A24对大猿叶甲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洪义  李峰  万玲 《植物保护》2000,26(2):46-47
  相似文献   
143.
椰心叶甲的检疫及防除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1999年8月27日,南海局植物检疫人员在对1批23株来自台湾的华盛顿椰子Washingtonia filifera树进行检疫时,从中检出我国禁止进境二类危险性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相似文献   
144.
2007年6月在松山自然保护区发现核桃楸扁叶甲虫害严重,通过对扁叶甲的生活形态、世代、食性、天敌的观察及核桃楸受虫害程度的普查,得出了虫害的特点,并针对其发生面积大,制定了以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为主要手段的可控防治措施,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采取可控防治措施的参考资料,有效控制病虫害,对保护松山地区的特殊植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正>柳蓝叶甲是食叶害虫,危害各种柳、杨等。以成虫和幼虫取食柳、杨叶片,严重将叶片全部吃光,尤其苗圃受害严重。直接影响苗木质量,影响农民的收入。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 mm,全体深蓝色,有强烈金属光泽。头部横阔,触角11节,1~6节较粗,褐色;7~11节粗大,色深褐,有细毛。复眼黑色。前胸背板  相似文献   
146.
椰棕扁叶甲对棕榈科植物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榈科植物因其体形优美、挺拔,品种丰富.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优良的风景绿化树种,而被普遍种植。但随着棕榈科植物的引种、推广应用和产销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不少病虫害也随之传播蔓延。在2002年11月份,作者在广东珠海市就发现了椰棕扁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对棕榈科植物的严重危害,这种虫害在往年在珠海是很少有发现过的,现将作者的初步调查情况作如下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7.
寿国良 《蚕业科学》1993,19(2):65-69
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尼龙纱笼、玻璃缸饲养等方法,对桑蓝萤叶甲的形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诸暨地区桑蓝萤叶甲一年发生一代,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蛹期,3月—5月下旬为成虫期,4月—6月下旬为卵期,5月—9月下旬为幼虫生长活动期,10月以后为越冬幼虫休眠期。各虫态发生不整齐。幼虫经3个龄期老熟,钻入深土层筑土室越冬,并化蛹其中。成虫喜食嫩叶,具有假死习性;在原桑地分散产卵,完成生活史。在稀植、管理粗放的桑园中,一般虫口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8.
草原害虫药剂防治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单一的害虫死亡率所反映的试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多受限制。本文以牧草害虫——白茨粗角萤叶甲为防治对象,以植被、害虫、天敌、成本四大方面的影响效应选取8项评判指标,采用综合评判、加权海明距离等模糊数学方法,对5种农药12项处理的防治效果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采用2.5%敌杀死,5毫升/亩;40%双效菊酯,5毫升/亩;20%杀灭菊酯,10毫升/亩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9.
球孢白僵菌防治茶树害虫角胸叶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球孢白僵菌对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效果,于虫体出土前和出土后2个时期连续喷施100 g/666.7 m2的400亿孢子白僵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田间防治模式下,能够有效减少茶角胸叶甲对茶树的危害,处理组的茶树芽头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嫩叶和老叶被角胸叶甲取食的孔洞数量处理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处理组区域内的下一代虫体的越冬代幼虫基数减少量也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0.
研究了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Baly)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1年发生5代,以成虫越冬,主要危害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C.DC),叶片受害率可达30%~90%,严重时可导致树木死亡。通过对该虫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菊酯毒绳围环、1:3和1:5的氧乐果和久效磷树干刮皮涂环和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均可取得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