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1.
刘红霞 《中国棉花》2016,43(2):41-42
总结了双斑萤叶甲发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技术和方法,为新疆北疆棉花双斑萤叶甲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评价多种不同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速生叶菜上叶甲科害虫的控制效果表明,各处理中以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对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的总体防效最佳,优于其中各单剂处理防效;2种不同的甲氰·哒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效,以甲氰·哒2-1 800倍液处理防效更优。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当速生叶菜叶甲科害虫田间混发时,选用啶·哒、甲氰·哒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添加生物药剂柠檬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各处理均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3.
黑缝油菜叶甲(Entomoscelis suturalis Weise)属鞘翅目,叶甲科,俗名绵虫、黑蛆[1],是对环县冬油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幼虫主要在冬油菜秋苗期和返青期为害,轻者叶片残缺不全,重者茎叶全毁[2],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据调查,2006年全县发生面积达1 200.0 hm2,  相似文献   
14.
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榆紫叶甲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树干上喷绿色威雷200倍液,杀虫率达97.1%;在越冬成虫上树取食始盛期,用溴氰菊酯制成毒笔,每株树涂2个药环,杀虫率达95.9%;在榆紫叶甲卵孵化盛期,利用3%高渗苯氧威、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8%阿维菌素、20%菊杀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杀虫率均在92.4%以上。  相似文献   
15.
湖南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基本弄清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发生情况,并寻找有效防治药剂,于2012年5月9日至25日,调查了衡阳地区耒阳市和常宁市油茶林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虫危害油茶苗圃、1~3年生新造林、成熟林、老龄林与采穗园。以老龄林受害最为严重,株平均密度在40头以上,每枝叶片孔洞数达250个以上,受害株率90%以上;其次为1年生新造林,株平均密度在23头以上,叶片孔洞数平均达到150个/株,受害株率达到75%以上。对新造林危害时间集中在5月17—19日,可致使新造林油茶大量新梢叶片枯黄、掉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不但触杀效果明显,而且持效性较好,1,3,7,10 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27%,96.55%,100%,100%。  相似文献   
16.
17.
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扩散距离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软皮尺实地丈量,使用OP3000水准仪测量和使用地球定位仪———Gps72测定椰心叶甲的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释放后的扩散距离及向上扩散的高度。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有一定的向周边扩散能力,在田间释放后20d,啮小蜂可向周边扩散10~50m。7个月后,最远可扩散6 km。扩散距离与风向有关,东北风较多情况下,向西南扩散最远距离可达6060 m,向东北方向扩散仅仅890 m。啮小蜂在田间扩散呈椭圆形状向各方向扩散,顺风面扩散距离远、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8.
椰心叶甲在国内的危害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椰心叶甲在国内的发生、危害、生物学及发生规律,并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技术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椰心叶甲饥饿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椰心叶甲的饥饿耐受时间,饥饿状态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常温下,椰心叶甲幼虫阶段的饥饿耐受时间从长到短分别为5龄幼虫、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饥饿耐受时间逐渐增加.雌成虫的饥饿耐受时间较雄成虫长.饥饿状态下,椰心叶甲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随发育历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阔胫萤叶甲Pallasiola absinthii害虫生活习性及危害的研究,发现在甘肃河西半荒漠草原上,阔胫萤叶甲1年发生1代,以卵在草丛基部土层中越冬,主要以驴驴蒿Artemisia dalailamae为食,幼虫期是其主要危害期.阔胫萤叶甲的幼虫具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在不食状态下能存活27d之久;水淹3h后仍能复活;不耐冻,在幼虫孵化出土后遇霜冻气候,对其发生蔓延有抑制作用.适于防治阔胫萤叶甲虫害的农药是4.5%氯氰菊脂和水胺硫磷,其最佳施药量为900和750m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