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89篇 |
免费 | 427篇 |
国内免费 | 6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65篇 |
农学 | 572篇 |
基础科学 | 946篇 |
2590篇 | |
综合类 | 9937篇 |
农作物 | 239篇 |
水产渔业 | 2314篇 |
畜牧兽医 | 3797篇 |
园艺 | 867篇 |
植物保护 | 3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4篇 |
2023年 | 366篇 |
2022年 | 572篇 |
2021年 | 670篇 |
2020年 | 494篇 |
2019年 | 676篇 |
2018年 | 348篇 |
2017年 | 578篇 |
2016年 | 649篇 |
2015年 | 756篇 |
2014年 | 1295篇 |
2013年 | 1250篇 |
2012年 | 1427篇 |
2011年 | 1423篇 |
2010年 | 1524篇 |
2009年 | 1503篇 |
2008年 | 1593篇 |
2007年 | 1360篇 |
2006年 | 1296篇 |
2005年 | 1003篇 |
2004年 | 586篇 |
2003年 | 493篇 |
2002年 | 443篇 |
2001年 | 394篇 |
2000年 | 302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109篇 |
1992年 | 108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32.
介绍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地膜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提出减少对农业的各种污染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了指导,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随着水产业的高速发展,池塘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养殖效率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较为困难.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笔者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8.
笔者对农用车尾气的组成、产生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从燃油品质、技术改进、日常维护、政策引导四个层面对农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国家和农用车制造商对当前农用车尾气排放问题的关注,有效减少农用车尾气排放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农用车生产制造商应加强有关尾气排放净化设备的研究,力求从源头上减少尾气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草莓园土壤和草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残留状况,采用气质联用法针对中山市三乡镇9个草莓种植村落内的土壤和其种植的草莓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进行了类检测。结果表明:9个村落的土壤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土壤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总含量在102~548μg/kg之间。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按照检出浓度大小排序依次是:DBP>DEHP>DMP> DEP>DNOP>BBP,其中又以DBP和DEHP为主,两者之和在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残留总量中占比90%以上。草莓园生产的草莓中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也说明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不易迁移到草莓的果实中。 相似文献
40.
底泥内源污染是导致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简述了黑臭水体底泥内源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及复合修复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在实际治理工程中,应结合水体特征及底泥污染特征选取合适的治理技术复合治理,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并防止返黑返臭问题。底泥内源污染治理需朝着水生态修复的方向进行,在底泥内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方向上,提出了建议:以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为主,以物理或化学技术为辅,加快修复效率,彻底解决底泥内源污染问题。可为黑臭水体底泥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