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白菜‘CR京秋新3号’是由分子标记辅助饱和回交转育获得的抗根肿病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4427CR和自交系832172CR配制而成的中晚熟一代杂种。生育期80 ~ 85 d,植株半直立,株高44 cm左右,开展度75 cm左右。外叶绿色,叶球直筒、叠抱,球高约34 cm,宽约18 cm,净菜质量约4 kg,净菜产量约90 t • hm-2。抗根肿病2号生理小种,抗病毒病、霜霉病。适合北方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新品种"CHR18003"是经过回交、杂交的方法育成的耐热抗根肿病萝卜胞质不育多基因聚合的F1代杂交组合。母本来源于萝卜胞质不育抗根肿病材料"CCR11239"与抗根肿病材料"CCR11240"经6代回交育成BC_6代萝卜胞质不育抗根肿病"CCR17000";母本不育性的保持系为抗根肿病材料"CCR11240",经过9代自交获得自交系"CCR17001";父本来源于耐热白菜品种"夏阳"与抗根肿病材料"CCR11240"杂交,经6代自交获得自交亲和系CHR17002,经CCR17000×CHR17002,获得新品种CHR18003。该品种经品比试验、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每667 m~2平均产量6 625.00 kg,比对照品种夏阳增产10.70%,病情指数3.52比对照45.62降低42.10,表现高抗(HR)。2019年通过新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Williams法的4个鉴别寄主(Jersey Queen、Badger Shipper、Laurentian 、Wilhelmsburger),对采自国内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的鉴定。结果表明:辽宁沈阳新民大民屯、辽宁沈阳西窑、辽宁大连水师营、辽宁丹东振安,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山东苍山小林村,云南江川,四川郫县,吉林乌拉街东窑村、吉林乌拉街旧街村、吉林梨树镇11个地区的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辽宁本溪桓仁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四川彭州地区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四川西昌地区的根肿病菌为10号生理小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根肿病菌为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4.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白菜和萝卜等)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根肿病的抗病机理,为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进行田间早期的诊断预报提供依据,以两个抗病性不同的萝卜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了根肿菌侵染的差异,利用qPCR技术测定了不同时间点根内根肿菌含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接种根肿菌后根部防御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根肿菌在两个萝卜品种中均发生根毛(初级)侵染,但是仅能在感病萝卜根中完成侵染循环,抗病萝卜没有观察到皮层(次级)侵染。推测次级游动孢子不能分化成休眠孢子囊是抗病萝卜抗病的主要原因。在接种后第25~45 d,感病萝卜根内的菌含量显著增加,抗病萝卜则相反,提示此期间是根肿菌在感病萝卜体内快速繁殖的重要时期。同时,接菌后抗病萝卜根部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而CAT活性低于感病萝卜,表明较高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较低的CAT活性对于萝卜的根肿病抗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华双5R、171R和175R这3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的田间抗性、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2017—2018年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在陕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中华双5R对根肿病免疫;同时,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均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而且生育期适中,均能正常成熟;其中,华双5R和171R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整个生育时期,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稍差,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产量较高,抗菌核病性强,可作为主栽品种在陕南根肿病重发区推广种植,同时也可作为抗性种质资源用于抗病品种选育;而175R这个品种生长整齐一致,分枝部位较高,抗倒性强,可做为特性种质补充到资源库,丰富育种资源用于下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7.
分别比较了菌土接种、蘸根接种对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菌土接种的发病最严重;在接种浓度试验中,浓度越高,发病越重;对不同的根肿菌进行接种比较发现重庆涪陵地区的根肿菌比成都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强,以涪陵地区的根肿菌作为菌源,验证了2个抗病材料99033,99037和2个感病材料99076,99046.并根据实践建立了一套新的田间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根肿病,系指十字花科植物根部被甘蓝根肿菌(Plasmodi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后,引起的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膨大症。 目前已知且能引起植物根部肿大的病菌共有35……  相似文献   
19.
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油菜抗根肿病种质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十字花科抗根肿病种质,将抗性基因转育到甘蓝型油菜中,利用四川成都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课题组搜集提供的30份十字花科种质进行接种筛选,并对病情指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欧式聚类分析及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7份高抗(HR)材料,包括3份白菜、3份芜菁和1份甘蓝,2份中感(MS)材料,2份感病(S)材料和19份高感(HS)材料,其中高感材料均为油菜;这30份材料的平均发病率为69. 13%,平均发病指数为51. 45;抗、感材料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欧式聚类分析与病情指数分析结果相一致,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将筛选获得的抗病芜菁德白瑞与感病甘蓝型油菜育种骨干亲本徐09进行远缘杂交,利用形态学、抗性鉴定、SSR分子标记等方法对远缘杂交的F1进行了真假杂种鉴定。结果发现,获得的3株F1杂种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叶缘刺毛较少,叶型修长呈椭圆形,整体性状表现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偏向于母本,接菌后无发病症状,并用筛选得到的15对具有较好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扫描3株杂种及双亲,带型均同时表现父母本带型,最终确定这3份F1杂种均为真杂种。筛选的7份高抗材料和3份真杂种材料可以为根肿病抗性机理研究及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主栽的大白菜以及大白菜育种材料与根肿菌生理小种之间的抗性关系,以现有4,7,10和11号生理小种为菌源,用注射法进行接种,对25份供试大白菜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中所含的根肿病抗性位点。结果表明:供试大白菜中,山地王2号等8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德高CR117等7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C1等4份试材对2个生理小种感病,华抗301等6份试材只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所有试材均含有Crr1抗病位点,德高CR117等11份试材含有Crr2抗病位点,仅在京春CR3中检测到Crr3抗病位点,除德高CR铁甲1号和大地CR118外,其他试材中均检测到了CRk抗病位点,有21,16份试材中分别检测到抗病位点CRa和CRb,而CRc抗病位点仅在星光和CR75中存在。总之,不同大白菜材料对同一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不同,同一个材料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不同;所有生理小种中4号生理小种最强,其次为7号生理小种;大白菜材料抗病位点多一定抗病性强;Crr1抗病位点对材料抗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