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16篇 |
免费 | 1695篇 |
国内免费 | 11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549篇 |
农学 | 4468篇 |
基础科学 | 746篇 |
2641篇 | |
综合类 | 25907篇 |
农作物 | 1588篇 |
水产渔业 | 590篇 |
畜牧兽医 | 6034篇 |
园艺 | 9465篇 |
植物保护 | 23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641篇 |
2023年 | 1142篇 |
2022年 | 1464篇 |
2021年 | 1718篇 |
2020年 | 1596篇 |
2019年 | 1796篇 |
2018年 | 752篇 |
2017年 | 1400篇 |
2016年 | 1654篇 |
2015年 | 1867篇 |
2014年 | 3145篇 |
2013年 | 3019篇 |
2012年 | 4038篇 |
2011年 | 4096篇 |
2010年 | 3599篇 |
2009年 | 3902篇 |
2008年 | 4035篇 |
2007年 | 3418篇 |
2006年 | 3362篇 |
2005年 | 2774篇 |
2004年 | 2028篇 |
2003年 | 1541篇 |
2002年 | 1394篇 |
2001年 | 1167篇 |
2000年 | 952篇 |
1999年 | 783篇 |
1998年 | 765篇 |
1997年 | 630篇 |
1996年 | 676篇 |
1995年 | 683篇 |
1994年 | 575篇 |
1993年 | 481篇 |
1992年 | 532篇 |
1991年 | 485篇 |
1990年 | 441篇 |
1989年 | 373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0篇 |
1957年 | 25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7篇 |
1953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在植物检疫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管理程序,实质上是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的程序。在加拿大,由动植物检疫局植物保护处(PPD)管理整个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过程。PPD为了确定新的商品或来自不同产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3.
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常然害农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防治病害的最有效措施是抗病育种。生产技术的发展给抗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早期发现的病毒:早在1959年发表的有关加州瓜类病毒病害的综合性报告说明,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西葫芦花叶病毒(SqMV)是发生最为普遍的病毒病。在南部沙漠盆地,WMV的株系最为流行,CMV居中,SqMV少见。在加州中部和北部,CMV和SqMV占优势,而WMV次之。10年后发表的报告再次说明,WMV、 相似文献
115.
检疫性斑潜蝇除成虫取食和产卵造成危害外 ,主要以幼虫在植物叶片上下表皮间形成潜道取食叶肉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降低植物生长势 ,致使作物产量损失。贵州省自1995年发现美洲斑潜蝇、1996年发现南美斑潜蝇危害以来 ,对蔬菜作物及花卉造成较大危害 ,1997年至1999年 ,对检疫性斑潜蝇危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了田间测定 ,对其危害程度与作物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由于2种检疫性斑潜蝇生活习性相近 ,在田间多混合发生 ,作物产量损失是2种检疫性斑潜蝇共同危害的结果 ,故综合测定2种斑潜蝇危害的产量损失而… 相似文献
116.
繁殖与推广植物检疫签准的无毒种子、无性繁殖材料是防止病毒传播、控制水果、蔬菜和观赏作物的许多严重病毒病害的根本方法。几十年来,植物病毒学家已经用免疫化学技术来探测和分类植物病毒。自从1977年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于物植病毒的检测以来,血清学测定方法在植物检定中已广为应用。高质量抗血清的需求大增。在许多检定程序中血清学测定显得日趋重要。为提高血清学方法的灵敏度,血清的质量必须改进,避免非专化性反应出现。在植物病毒提纯过程中,某些植物材料总是附随于病毒,也作为抗原而刺激产生其专化性抗体反应。血清学测试越有效,每次测试需要的抗体量越少,寄主抗体的低含量也就显得越重要。许多在凝胶双扩散测试中能用的血清,除非先用健康植物汁液交互吸收过,否则不适合于做ELISA反应;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吸附收过的抗血清在ELISA反应中仍不能用。三十多种植物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s)已能制备了,在植物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MCAs都有许多大用途。现在许多MCAs已应用于病毒检测和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MCAs在研究根本性问题上也是有用的:如病毒怎样装配?为何病毒感染某种植物而不感染其它种植物?病毒怎样克服那结合到农作物中的抗性?在植物体中病毒是怎样运动的?在阐述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复杂生化反应时MCAs也是有用的。本文将集中谈谈用MCAs检测病毒和未来几十年病毒检测中MCAs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7.
番茄十一个基因型的幼苗在第一片真叶期于控制条件下接种以寄生疫霉的游动孢子后,按幼苗的死亡情况评价其抗性。各基因型幼苗也移栽于染有寄生疫霉的两处地块,种植至成熟,按植株死亡情况及叶冠萎枯情况评价其成株抗性。商用品种(系)和野生的樱桃番茄11个基因型有10个在苗期和成株期反映出相关的抗性或感性,另一基因型苗期感病,但成株期似为抗病。苗期、成株期的抗性表现均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18.
中国的黄瓜品种TMG—1(“台春牟瓜”——译音)的一个单株选系是抗短蔓西葫芦黄色花叶病毒ZYMV的抗源材料.与黄瓜感病品种Marketer或Marketmore76的杂交F_1、F_2和回交群体间的抗性分离表明,该抗性为隐性单基因所制约,记为zym。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