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931篇
基础科学   52篇
  107篇
综合类   3692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939篇
植物保护   125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旨在研究苍耳子不同萃取相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并采用倍半稀释法测定苍耳子不同萃取相对9种常见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不同萃取相对绣线菊蚜的毒杀作用。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抑菌效果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91 mg/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绣线菊蚜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其24 h时的LC_(50)分别为2.368、2.524 mg/mL,48 h时的LC_(50)分别为1.743、1.774 mg/mL。由结果可知,苍耳子的有效抑菌杀虫活性集中在中低极性段。  相似文献   
972.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 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 -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 -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 kg·hm -2【结论】 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74.
花生黑腐病是花生的重要病害,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害。为明确花生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黑腐病害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害的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ola。8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0%戊唑醇EC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1.12 μg/mL;300 g/L苯甲·丙环唑EC、29%吡萘嘧菌酯SC、25%咯菌腈SC、15%吡唑嘧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花生黑腐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均低于10 μg/mL;30%精甲恶霉灵的抑制作用最差,EC50值为76.71 μg/mL。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黑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5.
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最高的是满穗处理,防效为87.50%,药剂防效排序为处理6处理4处理8处理2处理1处理7处理3处理5。施用不同剂量的药剂对水稻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50%咪鲜胺铜盐处理产量最高,产量为9383.25kg/hm2,比对照增产8.52%。  相似文献   
976.
为明确新疆库尔勒地区梨火疫病致病菌,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平板划线法获得分离物,结合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综合鉴定致病菌,采用“药液-菌液共培养法”与“抑菌圈法”测定16种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鉴定分离物为Erwinia amylovora。16种杀菌剂对梨火疫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0.3%四霉素AS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2.968μg/mL。研究结果对梨火疫病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7.
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Curtis) Wei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陕西省目前设施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需筛选有效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黄瓜靶斑病菌,并根据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咪鲜胺TC、20%苯醚甲环唑ME、30%苯甲·吡唑酯SC、200 g/L氟酰羟·苯甲唑SC、40%氟硅唑EC、26%苯甲·嘧菌酯SC和430 g/L戊唑醇SC对黄瓜靶斑病菌的生长抑制显著,EC50值介于0.124 6 mg/L和25.960 1 mg/L,其中96%咪鲜胺TC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为0.124 6 mg/L,可用于进一步的田间防效试验。而43%氟菌·肟菌酯SC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差,EC50值为5 974.384 2 mg/L,试验结果表明黄瓜靶斑病菌对氟菌·肟菌酯已有很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分离纯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筛选对分离病原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萱草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回接试验验证。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并进行rDNA-ITS序列分析,采用MEGA 7.0软件中Neighbor-joining法构建其系统进化树,鉴定其分类地位。利用带毒平板法测定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YK1,其菌落呈雪白色放射状,分子孢子为卵圆形或近椭圆形,呈麦穗状,孢子壁为黑色,内容物透明,孢子大小为(3.63~7.27) μm×(3.63~7.27) μm,孢子壁约为1.82 μm。PCR扩增获得YK1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Limonomyces属菌种大类中YK1与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聚在同一分支上。3种低毒杀菌剂对YK1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YK1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有效中浓度(EC50)为0.114 7 mg/L。【结论】本次萱草叶枯病病原菌为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9.
在冀北地区开展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以筛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试验选取马铃薯品种夏波蒂,在田间初次发现马铃薯早疫病时第1次施药,施药间隔7 d,共施药3次,第3次施药后7 d,调查药剂防治效果以及药剂对马铃薯植株的安全性,并对供试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与试验小区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药剂茎叶喷雾对马铃薯生长均安全;70%丙森锌WP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1.0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75%肟菌·戊唑醇WG、60%唑醚·代森联WG以及18.7%烯酰·吡唑酯WG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70%以上,其余供试药剂防治效果分布在36%~65%。70%丙森锌WP、75%肟菌·戊唑醇WG和60%唑醚·代森联WG对马铃薯总产量的增产率和商品薯增产率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和其他供试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马铃薯总产量的增产率分别为19.96%、16.03%和14.3%,商品薯增产率分别为56.17%、50.02%和40.77%。根据冀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和杀菌剂使用现状,在发病初期使用70%丙森锌WP、75%肟菌·戊唑醇WG和60%唑醚·代森联这3种药剂处...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选取8种常用杀菌剂对沃柑溃疡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27.12%碱式硫酸铜SC 500倍液、57.6%氢氧化铜WG 1000倍液、20%噻森铜SC 500倍液、47%春雷.王铜WP 500倍液、1.8%辛菌胺醋酸盐AS 500倍液、20%噻菌铜SC 500倍液、20%噻唑锌SC 500倍液、33.5%喹啉铜SC 1000倍液,且防效均达到79%以上,对沃柑生产安全,是防治沃柑溃疡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