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362篇
农学   613篇
基础科学   4篇
  69篇
综合类   2008篇
农作物   416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660篇
园艺   2351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碧丰苦瓜是经过连续自交选育的母本M-2-9-1-1-1和父本F-1-4-2-3-1配制的油身苦瓜杂种一代新品种.瓜长圆锥形,皮色油绿,条瘤状;瓜长26~31 cm、横径6.0~6.5 cm,肉厚1.0~1.1 cm,单瓜重330~360 g;肉质脆,苦味适中,商品率94%.较早熟,产量高,优质,抗逆性强,每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适合华南地区3~8月种植.  相似文献   
972.
龙白8号大白菜,是由胜06-3和卫2-B5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育期65 d左右,属早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产量为72 654.6~141 441.8kg· hm-2,适宜黑龙江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973.
青秀大椒是利用离子束辐射技术创新育种材料最新育成的粗牛角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强健,株形紧凑;早熟性好;果实粗长牛角型,果长18~22 cm,果肩径5~6 cm,果肉厚0.4 cm,单果质量140~160 g,维生素C含量1.04 mg/g;连续结果能力强,高产稳产,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总产量平均53 503.9 kg/hm2,比对照增产9.8%,达显著水平。2010年1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豫品鉴菜2010004)。适宜河南省及气候近似地区作春秋保护地或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974.
“鄂天麻2号”天麻2002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有性繁殖的花茎灰红色.花淡黄色.果实椭圆形:无性繁殖商品麻块茎肥大、粗壮,长椭圆形至长圆形,含水量80%左右。商品鲜麻平均单块重250~350克.最高产量达12公斤/平方米。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分生能力强、耐旱、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海拔500~2000米的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975.
基于混合效应的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单木枯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固定间隔期复测数据,运用不同方法建立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单木枯损模型,为确定杂种落叶松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48块样地的复测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利用全子集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构建杂种落叶松单木枯损模型。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分类率-阈值散点图,确定枯损模型预估时的最佳阈值。引入随机参数,构建样地水平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模型估计方法为自适应积分最大似然估计,模型筛选指标为Akaike信息标准(AIC)、贝叶斯信息标准(BIC)以及-2倍对数似然值。通过计算绝对平均偏差(Bias),绘制ROC曲线以及模型预估枯损率与实际枯损率直方图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包含单木(林木胸径,DBH;胸径平方,DBH2)、林分(林分断面积,BA)、竞争(大于对象木树木断面积之和变形,BALD)3个水平变量组合的单木枯损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杂种落叶松枯损主要发生在小径阶且相对竞争较大时。单木枯损概率随DBH增加逐渐减小,随BALD、BA增加而逐渐增加。最佳阈值有效提高了模型预估效果,方差-协方差结构为无结构矩阵(UN)时,四参数混合模型的拟合结果最佳,其预估的林分枯损率更接近实际林分枯损率。结论混合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描述和预估杂种落叶松的单木枯损。阈值分析是提高二分类模型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杂种落叶松作为速生树种,幼龄时期应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减少枯损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76.
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 3mg/L+KT 0.5mg/L+CH 300mg/L与MS+2,4-D 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977.
不同繁苗时间对沙地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繁苗时间对沙地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平欧杂种榛的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和生根长度均随压条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从6月30日起,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综合比较,在章古台地区对平欧杂种榛进行繁育苗木的最佳时间段是6月25日—6月30日。  相似文献   
978.
不同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苗木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不同粗度的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生根长度以及地上部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在繁育苗木时,采用22号铁丝(?=0.711mm)作为缢根材料,效果最佳,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79.
分析了7个抗虫杂交棉组合F_1与F_2代间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抗虫杂交棉F1与F2代间,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籽指、比强度、马克隆值及伸长率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单铃重、不孕籽率、纤维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枝数、结铃数、烂铃率、脱落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F1的籽棉、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与其F_2优势的衰退率之间仅存在弱的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要想获得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抗虫杂交棉F_2,首先必须获得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F1组合。  相似文献   
980.
对豇豆和饭豆进行种间杂交试验,30个正反交组合中有3个杂交组合获得种子,它们分别是豇豆A65×饭豆B24、豇豆A27×饭豆D1、豇豆A136×饭豆A163。对获得的种间杂种及其双亲进行表型性状、生理指标及分子标记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豇豆A136×饭豆A163杂交组合所获杂种为假杂种,其他2个杂交组合所获杂种为真杂种。利用豇豆与饭豆种间杂交将饭豆的有利性状基因导入豇豆中,拓宽豇豆的遗传背景,为豇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