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7篇
  30篇
综合类   31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71.
分析了微波膨胀处理对3个烤烟品种(K326、云烟87、红大)烟梗化学成分、主要致香成分含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使不同品种烟梗中的细胞壁物质、全纤维素、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4.85%、8.89%、5.88%、3.16%;微波处理使烟梗中的主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微波膨胀处理使烟梗的体积增大数倍,组织结构无明显破损,维管束等组织间和薄壁组织细胞内物质消失。  相似文献   
672.
为明确黑盾胡蜂(Vespa bicolor)触角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特点,利用扫描电镜对黑盾胡蜂雄蜂和工蜂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类型和分布特点等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黑盾胡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雄蜂的鞭节有11小节、工蜂的鞭节有10小节。黑盾胡蜂共有5种触角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TS Ⅰ、TS Ⅱ)、板形感受器(PS Ⅰ、PS Ⅱ)、刺形感受器(CS Ⅰ、CS Ⅱ)、锥形感受器(BS Ⅰ、BS Ⅱ)、腔锥形感受器CoS,其中以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黑盾胡蜂雄蜂和工蜂具有相同的感器类型和形态,仅感器大小和分布位置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73.
旧院黑鸡蓝壳蛋与家鸡非蓝壳蛋蛋壳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旧院黑鸡蓝壳蛋蛋壳强度比其他非蓝壳蛋蛋壳高,其强度高的机制,不是蛋壳厚度的差异,而是由于蓝壳栅状层柱状晶体及晶体间的原纤维的形态和排列方式更适合于承受各个方向的压力和锥状层乳状与外壳膜纤维连接更牢固;加以厚而粗大的外壳膜纤维对蛋壳的辅助支持作用,共同构成了蓝壳蛋较好的蛋壳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74.
675.
676.
通过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莱氏拟乌贼副缠卵腺的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副缠卵腺由腺壁组织、腺体小管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中腺壁组织由柱状上皮细胞和肌肉细胞组成;腺体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环绕构成,上皮细胞内细胞器数量丰富,包括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管道数量众多且排列紧密,在管腔中可见大量杆状细菌和上皮细胞的分泌物质,管腔内壁着生微绒毛和纤毛;腺体小管外充满结缔组织,其中分布着少量血管和肌纤维。分析认为,莱氏拟乌贼副缠卵腺属于分泌型腺体,分泌物质包括形成卵鞘的凝胶状物质和为共生菌提供营养的物质,共生菌来源属于“水平传递”,其分泌物质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77.
2020年8月在福建海域用底拖网捕获雌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 7尾,未性成熟个体2尾,平均体质量(210±43)g,已性成熟个体5尾,平均体质量为(430±76)g,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其卵巢的显微组织学结构,根据卵子的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划分卵子发生时期。结果显示:莱氏拟乌贼卵巢内的卵原细胞个体逐渐增大,细胞核由中央偏向一端直至消失;扁平状滤泡细胞和椭圆形滤泡细胞先后包裹卵母细胞,双层滤泡细胞在卵母细胞内增多并形成指状突起;卵黄物质在滤泡细胞解体时形成,最终充满卵母细胞。根据以上特征,将莱氏拟乌贼的卵子发生划分为4个阶段9个时期,即第一阶段卵原细胞期,第二阶段无滤泡细胞期、单层滤泡细胞期和双层滤泡细胞期,第三阶段滤泡细胞增生初期、滤泡细胞增生中期和滤泡细胞增生末期,第四阶段卵黄堆积期及成熟期。本研究认为莱氏拟乌贼卵子内的滤泡细胞起到合成并分泌营养物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678.
测定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并结合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蜕壳时期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均在蜕壳期最低。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叶末端的内外角质层分离,边缘管的空腔还未完全恢复,到蜕壳后期,边缘管空腔恢复正常形态;超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腔中的内容物较少,染色较浅,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较多。蜕壳后期的鳃腔中的内容物增加,染色加深,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多;外壳在蜕壳期时最薄,且只有上表皮和外表皮两层结构,到蜕壳后期,内表皮才逐渐形成。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的钙含量和组织结构与蜕壳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9.
稻鱼共生(Rice-fish co-culture)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遗产系统”,已成为我国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模式。为研究稻田环境条件下,鲤血清生化特性、肠道显微结构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物种丰度的影响。于2019年6月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分别选取稻田和池塘,放养规格大小一致的鲤幼鱼进行3个月的不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统一进行采样与检测。结果表明:稻田环境显著提高了鲤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了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肠道微绒毛高度(P<0.05),血清补体C3和C4的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稻田环境显著提高了鲤肠道内菌群多样性,并在门水平显著提高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的丰度(P<0.05);在纲水平,显著提高了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的丰度;在属水平,显著降低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丰度(P<0.05)。实验结果证实,稻田环境改变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与代谢能力有关的功能基因丰度,降低了部分条件致病菌的丰度,减少了疾病爆发的几率,同时有利于维持肝功能稳定。对于保持养殖鱼类健康生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