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0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林业   342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83篇
  584篇
综合类   1908篇
农作物   308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859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92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3个品种的百香果果汁挥发性物质。从3个品种的百香果果汁中共分离出9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各品种均以酯类、醇类、醛类、烯类、酮类化合物为主,但各品种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黄金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挥发性物质最多,台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的挥发性成分最少。酯类是百香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但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中的主要呈味物质不同,黄金果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丁酸乙酯、 正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台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紫果1号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品种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922.
产香真菌GS-1为分离自构树枯枝的一株丛赤壳Nectria cinnabarina,该菌株产生浓郁的香味,其挥发性物质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均有明显的熏蒸抑制作用.为明确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菌的熏蒸抑菌机制、挥发性物质化学组分及菌株生长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释放量的动态规律,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GS-1菌株挥发...  相似文献   
923.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测定海口产诺丽青果、白果和鲜叶中挥发性成分。从诺丽青果、白果和鲜叶中分别鉴定出30、31和27个化合物,主要涉及醇类、酯类、酸类、醛类、萘类、烷类、含氮化合物、烯烃类和酮类共9类化合物。其中,鉴定出来的醇类成分数量和含量较高,青果、白果和鲜叶中分别为12、9和12个,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28.594%、31.335%和44.664%。海口诺丽青果、白果和鲜叶中共有化合物为14个,主要为正辛酸、水杨酸甲酯、反-3-己烯-1醇、芳樟醇、正己酸、壬醛、癸醛等化合物,不同的来源导致其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正辛酸含量分别为20.817%、10.939%和4.853%,水杨酸甲酯为22.651%、0.759%和6.603%,反-3-己烯-1醇为2.347%、0.568%和21.875%,芳樟醇为1.873%、11.78%和2.965%。由此可见,不同成熟度诺丽鲜果以及鲜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24.
为研究青藏高原湿草甸土壤氮组分对氮添加程度的响应规律,分析氮素大量输入生态系统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碌曲县尕海-则岔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的湿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对照(CK,0 g·m-2)、低浓度(N5,5 g·m-2)、中浓度(N10,10 g·m-2)和高浓度(N15,15 g·...  相似文献   
925.
睡莲叶片胎生现象是繁育途径的重要补充,对种群的传播、扩散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和分析睡莲叶片胎生现象相关的代谢路径和调控基因,为深入认识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以叶片具有胎生现象的‘小花睡莲’(X)和叶片无胎生现象的‘蓝星睡莲’(L)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叶片4个发育阶段的叶脐部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对照(L)和样品(X)叶片不同发育阶段测序结果: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中,34 909个基因(48.65%)表达上调,36 850个基因(51.35%)表达下调。DEGs分析显示,随着叶片的发育,X和L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数均呈增加趋势。对L1-vs-X1、L4-vs-X4阶段的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质膜和膜相关成分、胞外区域、细胞壁等相关的细胞组分中,涉及到代谢过程、生物合成和应急响应等;Pathway代谢通路表明,DEGs主要参与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酸类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甘油磷脂类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相关等过程。对DEGs进一步分析,克隆出了4个可能参与睡莲叶片胎生发育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926.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子粒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农250、丰禾10子粒清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东农250 NO处理灌浆初期略有升高),四单19吐丝后7-21天略有增加而后下降;子粒球蛋白含量,东农250呈下降趋势(吐丝后7—21天略有升高);四单19、丰禾10则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再迅速降低;子粒醇溶蛋白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醇溶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子粒谷蛋白含量不断升高(东农250、四单19吐丝后21-28天略有降低),不同品种春玉米谷蛋白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27.
设置水培试验对‘16-17’(谷蛋白前体聚合物明显,含量高)和‘16-20’(谷蛋白前体聚合物不明显,含量低)分别进行CK(氮2800 μmol/L,硫80 μmol/L)、N(氮3640 μmol/L,硫80 μmol/L)、S(氮2800 μmol/L,硫260 μmol/L)、N+S(氮3640 μmol/L,硫260 μmol/L)处理,以此改变稻米品质和稻米贮藏蛋白质的组成与含量,从而对稻米蛋白质各组分及相关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N、S和N+S的不同处理下均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使‘16-20’的稻米粗蛋白百分含量分别增加2.35%、2.67%和2.73%;(2)在2个品种的各组分蛋白含量变化中,‘16-17’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百分含量在N、S和N+S下较对照分别增加了9.75%、4.21%和4.67%,3.92%、7.38%和12.92%。‘16-20’的谷蛋白百分含量在S和N+S处理下增加了17.72%和29.38%,醇溶蛋白百分含量在N+S下增加了3.73%,而球蛋白百分含量在N、S和N+S三个处理下降低了2.86%、3.78%和3.69%,清蛋白在N、S处理下显著降低;(3)谷蛋白的2个亚基的相对含量和57 kDa谷蛋白前体及57 kDa以上谷蛋白聚合体的积累在‘16-20’品种中明显增加。(4)稻米品质中,N、S配施对2个参试品种的碾磨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2个品种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改善,并使‘16-20’的营养品质显著增加,另外,‘16-20’的千粒重在S和N+S处理下显著增加。故不同N、S配施处理下,不同品种水稻贮藏蛋白质的组成和积累形态差异很大,并改变了含巯基蛋白质组分的积累量和积累形态。尤其是在富S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过程中形成较多的巯基及二硫键,并通过二硫键来改变含巯基的蛋白质亚基之间的聚合程度,形成不同分子量的谷蛋白聚合体,使蛋白质的积累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进而使稻米相关品质性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28.
利用2017年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麻子川村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设置4个施磷水平:P1(0 kg·hm~(-2))、P2(75 kg·hm~(-2))、P3(115 kg·hm~(-2))、P4(190 kg·hm~(-2)),测定收获后耕层土壤(0~20 cm)无机磷组分(Ca_2-P、Ca_8-P、Al-P、Fe-P、O-P、Ca_(10)-P)、有机磷组分(LOP、MLOP、MROP、HROP)。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顺序为Ca_(10)-P Ca_8-P MLOP O-P HROP Fe-P Al-P Ca_2-P MROP LOP。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_2-P、Ca_8-P、O-P、LOP、MLOP、MROP、HROP、有效磷、全磷含量增加,增幅为8.41%~56.95%;Al-P、Fe-P、Ca_(10)-P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分别为43.45(P2)、37.64(P2)、341.63(P3)mg·kg~(-1),最小值分别为28.63、33.06、321.96 mg·kg~(-1)。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_2-P、Ca_8-P和MLOP占比增加,增幅分别为28.00%、24.46%、6.37%;Al-P、LOP先分别增加至6.00%(P2)、2.67%(P2)后减小至4.31%(P4)、2.11%(P4);Fe-P、Ca_(10)-P、MROP、HROP减小,减幅分别为5.75%、12.64%、21.37%、6.75%;O-P由9.17%(P1)先减小至8.08%(P3)之后增加至8.80%(P4);PAC(磷活化系数)增加,增幅最大为26.40%(P4);无机磷占全磷的相对含量和无机磷与有机磷之比先增大后减小,分别由增幅的80.41%、4.10%减小至76.32%、3.21%,有机磷占全磷的相对含量先减小至19.59%后增加至23.75%。土壤磷形态对有效磷的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Ca_8-PCa_2-PMLOPLOPHROPMROPFe-PAl-PO-PCa_(10)-P。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Ca_2-P是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最主要磷源,长期施磷肥主要通过提高可供作物直接利用的Ca_2-P、LOP和具有缓效作用的Ca_8-P、Al-P、MLOP比例,降低土壤中难溶性Fe-P、O-P、Ca_(10)-P、MROP、HROP的比例从而增加有效磷的含量,进而提升了土壤潜在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929.
对广东5个汁用甜橙品种红江橙、雪柑、丰彩暗柳橙、化州橙、哈姆林橙进行了总糖、总酸、Vc、氨基酸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相关品种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甜橙品种果汁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无籽少籽红江橙果汁糖酸比例最好,酸甜适口,可作为鲜榨果汁的首选原料;化州橙、哈姆林橙、雪柑的Vc含量均较高,每100 mL果汁中的Vc含量高达60 mg以上,是Vc的良好天然营养源。此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对甜橙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揭示,萜类化合物可能是使红江橙具有独特浓郁橙香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930.
为揭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对温度的适应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13℃)、常温(26℃)和高温(40℃)胁迫1 h后西花蓟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unigenes,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与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同时随机选择8个西花蓟马耐热性相关unigene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PCR,qRT-PCR)测定,以验证转录组测序数据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组装后共获得79 516个unigenes,在NR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28 675个和47 285个unigenes。40℃与26℃温度胁迫后差异表达的unigenes数量最多,为333个;-13℃与26℃温度胁迫后差异表达的unigenes最少,只有134个;40℃与-13℃温度胁迫后差异表达的unigenes为230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s主要参与内质网蛋白合成和代谢通路等途径,其中有许多热激蛋白基因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受到高低温胁迫后上调表达,表明这些unigenes可能参与西花蓟马应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作用。随机筛选的8个差异表达unigenes的qRT-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