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6篇
  23篇
综合类   1478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741篇
畜牧兽医   743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2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7篇
  1973年   15篇
  1965年   14篇
  1957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正>猿叶虫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多混合发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中薄叶型的蔬菜,以秋季在油菜、萝卜、白菜、芥菜上危害最重,还可危害甘蓝、花椰菜、黄花菜等。猿叶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危害蔬菜的叶片。初孵幼虫仅食叶肉,造成小凹斑痕。成虫和大龄幼虫把叶片  相似文献   
42.
通过标准地及样树调查,查明云斑天牛产卵刻槽在杨树树干上的垂直分布规律.其垂直分布位置随树龄增大而逐年上移.在2~5a生幼树上,主要分布在离地1m以下.树皮厚度是影响产卵刻相垂直分布变化及产生空槽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3.
春尺蠖又称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在内蒙古等许多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树种。其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约7~9毫米,无翅。体灰褐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钝圆。雄蛾体长约10~15毫米,翅展28~37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从前缘至后缘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一、天牛防治法青杨天牛以幼虫蛀食幼干或枝梢后,被害部位形成纺锤状瘤(即虫瘿),这是最明显的危害症状.1、预防措施:要严格履行苗木检疫,在造林购苗时发现有虫瘿的苗木要及时选出、杀死越冬幼虫,杜绝其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46.
大豆食心虫(Grapholitha glycinivorella Matsuonura)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名小红虫,主要危害大豆,其次危害野生大豆.国内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受害最重,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虫食率可达30%~40%.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迎茬面积增加,大豆食心虫逐年加重.1、形态特征1.1成虫 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暗褐色,雄蛾色较浅.前翅略近长方形,黄褐至暗褐色,前翅暗褐色.沿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其周围有明显的黄色区;外缘在顶角下略向内凹陷;外缘臀角上方有一银灰色椭圆斑,斑内有3个紫褐色小斑;后翅浅灰色,无斑纹.  相似文献   
47.
测试了芸香科及樟科8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发现四季橘和沙田柚提取物对该虫产卵具有较高的驱避作用,选择性驱避率分别为84.26%、53.90%,非选择驱避率分别为90.14%、60.83%;而九里香提取物则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对四季橘提取物用不同的溶剂初步分离后发现,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对该虫的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84.67%、86.63%,即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朱红毛斑蛾是榕属植物上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研究其繁殖行为,可为该虫的种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朱红毛斑蛾的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行为及节律。 结果 朱红毛斑蛾仅在光期06:00—16:00时羽化,11:00—13:00达到羽化高峰;求偶行为包括爬行、飞行、侦测、触角交流、振翅、暴露生殖器、尝试交配等系列步骤,09:00—18:00均有求偶行为的发生,求偶高峰期为11:00—16:00。交配姿势呈“一”字型或“V”字型,雌雄成虫一生均只交配1次,交配高峰为14:00—16:00,交配时长为16.16 ± 0.26 h。雌虫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柄或叶尖,产卵高峰期为10:00—14:00,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07.3 ± 3.0粒,平均孵化率为88.40% ± 1.60%。 结论 朱红毛斑蛾为日行性的单配制蛾类。  相似文献   
49.
越冬代七星瓢虫产卵规律及其卵短期贮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越冬代七星瓢虫养殖观测发现,此代成虫雌雄比为1:1,集中产卵期的11~14d,每头雌虫产卵量平均为480粒。在10℃条件下贮藏7d,卵的孵化率仍可保持在71.4%。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完成第一代约需22~26d,幼虫期食蚜总量(矛卫豆蚜)约为410头。  相似文献   
50.
中华蜜蜂在饲养过程中,管理上如稍有失误,就难免会出现工蜂产卵。工蜂产卵会给蜂群带来严重影响,轻的蜂群群势削弱,重的则全群衰败,蜂群失去继续饲养的价值。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一、工蜂产卵的症状在蜂群中,比较老的工蜂受到繁衍信息素的激励,蜂体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