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3篇
  88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海南岛河流底泥肥力和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征分析及其评价是底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为了解海南岛热带玄武岩地区河流底泥特征及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选取典型河段塘柳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断面布点采样法,对52个底泥样本的重金属和肥力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1)参照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底泥中全氮质量分数指标达到Ⅰ级水平,全磷、全钾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均为Ⅱ级水平,阳离子交换量达到Ⅳ级水平;各肥力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指数均大于对照区,说明河流底泥养分较为良好.2)采用HJ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Cd超标率为65.4%,超标幅度为14%;Hg超标率为59.6%,超标幅度为11%.3)地累积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该河段底泥中主要污染物为Cd和Hg,河段整体达到中度污染水平.4)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Hg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河段整体达到“轻微生态危害”等级.该研究在海南省南渡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中,为疏浚底泥生态改造与土壤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2.
城市河道底泥直接园林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底泥疏浚作为一种较彻底的景观水体治理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用,而疏浚产生的大量底泥的处置成为疏浚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疏浚底泥若能直接投放园林绿地则既降低了堆肥所需的大量费用,又降低了底泥的处置运输成本。作者通过盆栽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运河(杭州段)疏浚底泥直接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地的可行性,以期为景观水体疏浚底泥的处置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河道底泥采自运河(杭州段)大关桥北侧的主航道两侧河底待疏浚底泥。土壤为杭州市普遍存在的水稻土和红壤。实验草坪草为高山羊茅和白三叶,实验花卉为鸡冠花和松叶牡丹。将底泥与土壤按0,300,600,900,1 200,1500 t/hm2的田间投放量进行混合后进行盆栽试验。高山羊茅在盆栽40 d时剪草测产一次。盆栽90 d结束,剪取花草的地上部分,测定其生长指标。混合土对高山羊茅后白三叶种子发芽的影响通过培养箱中25 ℃避光培养5 d后记取而得。土壤中有机质、总磷、Olsen磷和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均按常规农化分析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底泥施用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 尽管新鲜底泥的有机质含量为17.92%,盆栽后纯底泥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到了3.28%。说明运河底泥中的大部分有机质是好氧条件下极易分解的物质。与运河底泥的有机质污染来源主要是杭州市的生活废水有关。底泥沉积的有机质大部分是极易腐烂的食物残渣,加之长期厌氧条件下的腐烂,一旦转为好氧条件则很快就分解掉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活性磷等养分。土壤中总磷和Olsen磷含量随底泥用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说明底泥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充足磷肥。土壤呼吸强度随底泥用量线性增加,红壤和水稻土中土壤呼吸强度与底泥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37和0.985。   2.2 底泥施用对高山羊茅、白三叶发芽率的影响 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高山羊茅、白三叶的发芽率随之下降,说明未进行消化的疏浚底泥中存在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酸性较大的红壤中的两种草籽发芽率均低于相同底泥用量的水稻土,结合运河底泥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高的污染特点,推测底泥中的发芽抑制物质为Zn2+,Cu2+,Cd2+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质矿化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白三叶种子发芽率的最大受抑程度为22.2%,高山羊茅则可达85.3%,二者相差很大,表明不同作物种子对底泥中有害物质的抵抗力差别甚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来解决疏浚底泥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问题。尽管在发芽率测定中发现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两种草籽的发芽率受到了抑制,但在温室盆栽中的影响并不明显,说明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外界条件影响下,种子能克服疏浚底泥中抑制发芽的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3.
[目的]研究疏浚底泥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方法]以蔬菜(苋菜和空心菜)、牧草(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粮食作物(大豆和玉米)为投放对象,研究秦淮河南京市区段疏浚底泥不同比例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结果]牧草植物土培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高。3类植物土培后土壤中氨氮含量的最大值为3.1~11.7 mg/kg。粮食作物土培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低的多。植物栽培后,土壤中全磷含量的最大值均大于751.5 mg/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随着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为18.2~25.0 g/kg。[结论]该研究为筛选合适的疏浚底泥投放对象和研究疏浚底泥土地投放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4.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535.
农村门塘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门塘水环境的优劣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夏季鄱阳湖平原区4县23个村农村门塘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区农村夏季门塘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养殖场污水,门塘水多为劣Ⅴ类水,总氮是主要污染物,大部分门塘无活水流入,并且多年未进行水环境整治;约90%的门塘总氮和总磷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为富营养型;门塘底泥呈现有机污染状态,大部分底泥呈现有机氮污染,少数底泥为有机磷污染;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为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对水体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为富营养型。此次调查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36.
大型水生植物对太湖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湖流域常见3种水生植物(芦苇、苦草和茭白)根部底泥及无植物底泥进行磷释放特性模拟试验,讨论了pH值(分别为5、7、12)、温度(25℃、35℃)以及好氧(DO>8.0 mg.L-1)和厌氧(DO<1.0 mg.L-1)条件对磷释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增大、温度升高、厌氧状态均可增加底泥磷释放,pH在弱酸至中性范围内底泥释磷量较小,酸性和碱性条件都有利于磷的释放,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机理。从模拟试验结果来看,水生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湖泊底泥的总可溶性磷(TDP)含量,减少内源性磷释放,因而可供研究种植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537.
了解沉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于底泥氮磷营养水平的响应,可以明确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研究区域乃至类似地区湿地植被和环境的时空变化、生境修复、污染治理及规划管理等,都有直接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银川平原湖泊和沟渠水域湿地为研究区,进行野外沉水植物群落调查,获取底泥环境养分。采用群落学分类法筛选出三种典型沉水植物群落,对底泥进行了氮磷营养水平等级评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典型沉水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底泥氮磷营养水平等级各组分间的作用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银川平原湖泊和沟渠水域湿地常见沉水植物有8种。典型沉水植物群落为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群落、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群落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群落。菹草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物种贡献的复杂程度高,且物种分布均匀,篦齿眼子菜群落物种呈现集群化或斑块化分布。(2)银川平原湖泊和沟渠水域湿地底泥氮磷营养水平共存在三种等级(丰富、适量、贫乏),主要以适量和贫乏等级为主。(3)篦齿眼子菜群落和穗状狐尾藻群落主要生长分布在贫乏和适度的底泥营养水平上,菹...  相似文献   
538.
凌海  缪天音  王元  向阳  胡鲲  房文红 《水产学报》2023,47(5):059414-059414
为探究水产养殖中恩诺沙星用药后在水环境中的归趋,本实验在模拟池塘水产养殖系统中,恩诺沙星以18 mg/kg剂量药饵投喂异育银鲫,每天2次、给药周期6 d,研究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规律,以及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异育银鲫组织中恩诺沙星峰浓度(Cmax)依次为肠道>肾脏>肌肉>鳃>肝脏>血浆,分别为14.15、13.31、14.15、7.48、7.94 mg/kg和2.94 mg/L;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其峰浓度与恩诺沙星峰浓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10%、1.70%、6.28%、2.97%、2.90%和6.53%;组织中恩诺沙星清除率(CLz)顺序为血浆>肝脏>肠道>鳃>肌肉>肾脏。随着给药次数增多,水体中恩诺沙星残留浓度快速升高,在最后一次给药后6 h时达到峰值(5.23μg/L),随后开始下降,但水体中一直未检测到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底泥中恩诺沙星首先呈现上升趋势,在240 h达到峰值(796μg/kg),之后略有下降,480 h时降...  相似文献   
539.
为了分析珠三角地区典型河涌底泥的污染特征并对其资源化利用于农业生产的可行性进行探究。以佛山顺德某镇为例,根据河涌所处不同环境功能区依据《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对底泥污染特征进行分析,该镇河涌底泥主要存在重金属砷、锌及矿物油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为工业区>居民生活区>种养区,矿物油污染则是居民生活区>工业区>种养区。在农用标准的允许范围内,污染风险较小的种养区底泥可加以改造后用于园林绿化土,育苗基质,肥料等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40.
基于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滇池外海晖湾中、罗家营、观音山东、观音山中、观音山西、白鱼口、海口西和滇池南等8个采样点位底泥中7种重金属监测值,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重金属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Hg、Cr、Pb、Cd、Cu和Zn平均含量对比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超标0.46,4.70,0.47,0.73,3.47,1.17,1.13倍,且时空分布存在差异性。时间变化上,As、Cd、Cu、Zn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As、Hg、Cr和Pb含量高值集中在滇池外海南部水域,Cd和Cu在东部水域较高,Zn含量则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地质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8个点位中滇池南、晖湾中和观音山西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也较高,引起污染累积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的指标主要为Hg、Cd和Cu。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As、Hg、Cr、Pb具有相似的污染来源,初步推断为工业污染源;Cu和Cd主要来自农业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