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85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7篇
  60篇
综合类   87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52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万方 《花卉》2011,(11):14-15
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又名土黄连,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的丛生常绿灌木,原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生于山野灌木丛中或山坡上,现各地将其栽培作园林观赏树。  相似文献   
992.
林云甲 《花卉》2011,(11):13-13
南方红豆杉,又名观音杉、卷柏、红豆树、海罗松,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珍贵树种之一,含抗癌成分紫杉醇。木材坚硬,具弹性,有光泽具香气,耐腐力强,株高可达16米以上。  相似文献   
993.
<正>1绿柱。对于灯柱、廊柱、大树干等粗大的柱形物体,可选用缠绕类或吸附类攀援植物盘绕或包裹柱形物体,形成绿线、绿柱、花柱。古藤盘柱的绿化更近自然。大型藤本,如落葵薯、常绿油麻藤、十姊妹等有时可将树体全部覆盖。  相似文献   
994.
朱宏 《花卉》2017,(11):6-9
树萝属植物均为附生常绿灌木,陆生乔木类型极少,基部通常增大成块茎状,根亦大多为纺锤状。叶互生、近对生或假轮生、散生或2列,无柄或有短柄,革质,全缘或有细锯齿,羽状脉,通常至边缘内网结。花为总状花序或伞房状花序,腋生,少有顶生,少或多花,稀单花,或数花簇生叶腋或老枝上;花萼圆筒状、坛状、钟状或陀螺状,花冠圆筒形、狭漏斗形或钟形,通常伸长,冠筒圆柱形,或具5棱,直立或稍弯,5浅裂或深裂。浆果球形。  相似文献   
995.
江西金盆山林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热带典型天然常绿阔叶林碳储量及其碳分布格局,以期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省金盆山林区优势树种生态系统生物量研究为基础,结合主要优势树种碳含量实测数据,对金盆山典型常绿阔叶林丝栗栲林、南岭栲林、米槠林的碳储量及碳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并以这3种林分的碳密度均值计算整个金盆山林区天然常绿阔叶林总碳储量。【结果】金盆山林区丝栗栲林、南岭栲林、米槠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294.82、307.63、318.97 t/hm^2,林区生态系统总碳密度为307.14 t/hm^2,林区现存碳总量为2.25×10^6 t;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布规律为植被层>土壤层>凋落物层,植被层碳密度分布规律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主干的碳密度占56.54%;土壤层碳密度随着土壤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40 cm以下土层间的碳密度变化不明显。【结论】金盆山林区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分间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不显著,生态系统内碳密度有较强的空间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碳密度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和多种典型森林类型碳密度,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996.
20种常绿地被植物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大花萱草、杂种鸢尾、景天(胭脂红景天、凹叶景天)、蓍草、火炬花、金叶薹草、金边麦冬、塞亚麻、日本绿竹、蒿菊、银香菊、花叶活血丹、吉祥草、金边凤尾兰、百脉根、大花金鸡菊、马兰、蛇莓、香堇、锦毛水苏等20种植物进行了2~3年的适应性栽培观察,认为以上种类在江苏省苏州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能够保持冬季不枯,观赏价值较高,适合露地栽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从种组和物种2个水平,细分研究不同特征优势种组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组间关联及其随尺度变化的规律,探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的成因,揭示群落中优势种的共存和分布规律,为针对性开展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鼎湖山20 hm2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DHS大样地)中重要值前10的优势种的调查数据和信息,采用相对邻体密度指数Ωr分析优势种组和组内物种的空间分布点格局,采用多元点格局g12方程进行组间和种间关联的统计。【结果】1)聚集分布不仅在物种水平占主导地位,也是种组水平上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类型,各优势种组内检测到的显著聚集程度随检测尺度增大均呈下降趋势。2)各特征优势种组在群落中保持优势的策略不同,组间关联存在差异。径级优势种组与数量优势种组分别以大径级和高数量2种生存策略竞争生存资源,最终二者在空间分布上产生差异,以各自的特征共同保持优势,在所有检测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径级优势种组与径级和数量均优势种组在所有检测尺度上都独立不相关;数量优势种组与径级和数量均优势种组...  相似文献   
998.
李学军  朱良 《广东饲料》2010,19(7):17-18
<正>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4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00万吨左右。榨油后的茶籽饼粕含有茶籽多糖和茶皂  相似文献   
999.
杨梅(Myrica rubra)为常绿乔木,高达15 m,胸径60 cm,树冠球形,树皮灰色,老时纵裂,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台湾、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及贵州,垂直分布自东南沿海低山丘陵至西南海拔高2 000 m.杨梅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不耐强烈日照、喜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土,以山地的半阴坡或半阳坡最适宜.寿命通常70~80 a,最长的可达200 a,具有菌根.用种子或2年生嫁接苗繁殖[1].  相似文献   
1000.
大叶女贞的繁育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叶女贞属木犀科女贞属,原产日本和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常绿乔木,对气候要求不严格,但适宜在湿润、背风、向阳的地方种植,尤以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生长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