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721篇
农学   289篇
基础科学   46篇
  188篇
综合类   163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818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草灌过渡灌木初期的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结果表明:当植被次生演替进展到草灌过渡灌木初期,除土壤含水量外,土壤容重、孔隙度、稳定入渗和水稳性团聚体都好于对照白羊草地,表明灌木树种定居的土壤物理条件一般要高于草本群落.植被演替的过程是植被与土壤相互作用复杂变化的过程,它们的相互反馈也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标志.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土壤也发生着不同程度变化.其中,土壤物理性质各个因子之间的变化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团聚体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线性显著负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为获得适应过渡带地区四季常绿的优质草坪,采用早熟禾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采用三个播种梯度交播,在已成坪的杂交狗牙根草坪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出苗及苗期生长状况、坪用性状和草坪质量有一定的差异,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定不同处理草坪质量,初步确定,采用早熟禾品种自由2号、交播量为20 g·m2的处理,其综合评判值最高,为0.779 5.  相似文献   
993.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的重叠值较低.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但并非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其重叠值也就小.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可用于指导岷江干旱河谷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994.
为丰富长春地区的造林绿化树种,收集了韩国杜鹃等8种常绿阔叶树种,并进行了引种试验,经驯化栽培,初步筛选出韩国杜鹃、朝鲜黄杨2个适宜长春地区种植的常绿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995.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了4种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内乔木空间结构(角尺度、混交度、密集度和大小比数)和灌木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n指数、Glea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差异,建立了乔木空间结构与灌木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探讨了乔木空间结构和灌木多样性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1)在不同密度的样地中,株数密度为2 300~2 800株/hm~2的样地空间结构最佳;2)灌木多样性受林分密度影响显著,灌木多样性在不同密度中排序为低密度>较低密度>较高密度>高密度;3)不同密度的林分中,乔木空间结构对灌木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其中株数密度为2300~2800株/hm~2的林分中,灌木多样性与乔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该密度下可以通过调整乔木层的结构而改变灌木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6.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相似文献   
997.
大屏障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心点四分法对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在大屏障常绿阔叶林的最小取样点数,分析了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外貌以及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群落以小叶青冈Cyd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和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为优势种,群落终年常绿,板根现象不明显,但层间植物比较丰富,体现了一定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可明显地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对于该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森林的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998.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灌丛生物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的成熟林、郁闭前不同阶段的林分及郁闭后不同年龄阶段林分林冠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5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和根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0),而在灌木枝、草本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151、P=0.640、P=0.162);不同林龄的未郁闭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0),而在草本地上部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614);不同林龄的郁闭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0),而在草本地下部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468)。给出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999.
冷锻炼对低温胁迫下常绿黑莓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5℃低温胁迫下,常绿黑莓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膜脂过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细胞保护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经过冷锻炼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变化较慢,表明过氧化作用的增强得到缓解,在低温胁迫下的细胞保护酶系统中,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表明受到伤害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映,此后3种酶活性的升高表明,低温胁迫下黑莓赫尔受到了伤害,其幼苗在冷锻炼后的低温致死临界值为-5℃2d(48h)。  相似文献   
1000.
森林生物量测定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所必需的基础性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10月份采用收获法(草本层、灌木层)和标准木法(乔木层)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以木荷Schima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优势种的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141.0770±17.4298)t.hm-2(平均值±标准差,n=3),其中接近90%集中于乔木层,其他层生物量分配较少。群落及其各层生物量种间分配差异较大,以优势树种木荷和米槠生物量为主,其生物量主要由树干组成,器官分配大小顺序为干>枝>叶。群落萌枝生物量主要集中在灌木层,50%以上由米槠萌枝生物量构成。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状况基本体现了以木荷和米槠为优势种的该群落结构特征及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量分配特征。表5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