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5篇 |
免费 | 144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1篇 |
农学 | 114篇 |
基础科学 | 218篇 |
888篇 | |
综合类 | 1351篇 |
农作物 | 51篇 |
水产渔业 | 226篇 |
畜牧兽医 | 182篇 |
园艺 | 175篇 |
植物保护 | 1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103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225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乐都县岗沟镇陶马家村全村有农户178户,689人,耕地面积41.93公顷,劳力427人,该村群众从1984年开始养殖母猪,1992年开始养羊,由于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养殖技术,引进优良品种,调整畜群结构,畜牧业经济发展迅速。2002年底全村农业经济纯收入72.9万元,人均纯收入1058元,其中养殖业纯收入31.13万元(养猪纯收入18.9万元,养羊纯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旱作雨养农业区降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作物水分有效性,在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垄沟集雨种植沟无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沟覆盖材料(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粱全生育期,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20.7,11.7和28.9mm,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7%,0.9%和8.7%;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1.3和0.5℃,秸秆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降低0.3℃;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高粱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31%,4%和7%,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6%,15%和23%,WUE分别提高36.0%,15.0%和24.8%。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具有较高土壤水分、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EST-SSR标记在结缕草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自小麦、大麦、玉米、高粱、水稻的703个EST-SSR引物对在结缕草上进行了扩增,得到438个有效扩增的引物对,占总引物的62.30%.其中,源于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的EST-SSR引物对的数目分别为78(52.00%)、41(85.42%)、120(61.22%)、15(50.00%)和184(65.95%).单个引物对最高扩增带数为6条,平均扩增带数为2.46条.有效扩增引物中,二、三、四,五核苷酸重复的引物对数目分别为82、210、46、和100,以五核苷酸重复的EST-SSR扩增率最高,三核苷酸重复的扩增率最低.用其中的58个引物对对五种结缕草及1个结缕草品种共9份材料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有53个引物对显示出多态性,占91.38%.53对引物中有多态性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最高为0.89,最低为0.28,平均为0.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可明确的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另一类为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大穗结缕草和兰引3号.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土丘陵区3种代表性植被恢复模式的沟谷地样地: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沟谷地(G-Rp),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灌丛沟谷地(G-Ck)和天然草地沟谷地(G-Ng).通过分析沟谷地5个坡位样带的土壤样品,评价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及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土壤全磷含量及储量略有减少的影响,其中柠条灌丛沟谷地土壤磷相对于对照(坡耕地)减少达显著差异(P<0.05);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及储量在沟谷地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呈由上到下递增趋势(除G-Rp沟底);沟谷地土壤碳氮元素间呈正向和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01).在黄土丘陵区沟谷地地貌单元实施植被恢复,可显著地提高沟谷地土壤的碳汇和氮素储量. 相似文献
18.
19.
3种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蚀特性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南方红壤区常见草本植物根系与土壤抗侵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湖北省两种代表性土壤(黄棕壤和红壤)内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对象,在两种土壤中分别采集3种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共6种根土复合体处理),并设裸地对照,采用集中水流冲刷试验,测定了土壤细沟可蚀性和根系参数,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常见水土保持草本植物根系抗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根系存在可有效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不同植物的增强效果存在差异,增强效果表现为香根草白三叶黑麦草;根长密度(RLD, root length density)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最重要根系参数,RLD可较好地模拟两种土壤的根土复合体分离能力变化(R2≥0.930),而根重密度(RMD, root mass density)和根面积比(RAR, root area ratio)也有重要作用;直径小于1.0 mm根系是影响根土复合体抗侵蚀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根径为0.5~1.0 mm的细根作用更为显著(P 0.01)。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是南方红壤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可为区域内植被恢复中草本植物的选取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抗蚀特性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