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08篇
农学   2044篇
基础科学   16篇
  31篇
综合类   745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402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遵循自然山水的生态格局,传承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坚持合民心、顺民意的整治规划,营造绿化系统的地方特色,是惠州“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22.
早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置身其中,更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实在难以用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23.
树桩造顶后,重心得到稳定,在以后养护过程中,近代顶便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24.
▲图1-2:这盆高75cm的真柏原是盆栽绿化树材,平时观赏和修剪整型时为球状,这样在主干内部失掉了枝叶.并且枝条杂乱,要改造制作盆景有一定的难度。真柏生长缓慢,这盆树虽已有二十多年的树龄,但主干还是“身材苗条”,根据这盆材料以双干式造型较适宜,以后的制作方向为人树,这能挖掘出这株真柏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5.
5月8日,新当选的国际盆栽雅石协会(BCI)理事长、台湾中华盆景雅石古盆交流协会理事长苏义吉先生, 在参加了广东佛山中国(陈村) 盆景赏石博览会和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后,率由国际盆栽雅石协会原理事长琳达·布莱特女士,世界盆栽友好联盟理事长苏丽达·罗斯迪女士及该联盟秘书长、澳洲盆栽雅石协会会长,以及美国、墨西哥、德国、比利时和台湾地区盆景雅石专家等24 人组成的国际盆栽雅石代表团从杭州来到苏州,对苏州盆景进行了一天的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26.
品赏枸杞盆景《今夜礼花灿烂》,顿觉心里一亮。作为观果盆景,既继承了中国盆景之传统,又有其个性;既玲珑,又大气,融杂木盆景与观果盆景特色于一身。第一,它以根代干,以根代枝,整个作品的主干,主枝与露根,都是一棵野桩枸杞的根。作者将主根作为主干,将侧根作为侧枝和露根,经过几年的养育,成为独具风格的作品。第二,果艳果繁,叶小且密;果、叶主次分明,突出了  相似文献   
127.
林凤书 《花木盆景》2005,(11):46-47
中国盆景用盆极为讲究。依照盆的用途分,有山水盆景盆(水盆)和树木盆景盆(旱盆)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8.
树木盆景是以展示树木姿态为主,但树生山野,常与山石为伴,配置山石便是为了反映树木生长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的树木,姿态未必尽善尽美,但有了山石的衬托,往往形成精妙的构图,美不胜收,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大凡树木倚石而生,石顽而树活,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地会与石有争有让,从而形成美观而协调的构图,盆景中配石,便是模仿此种景观。又如树与石虽不靠近,但相互呼应,顾盼有情:  相似文献   
129.
读者来信     
2005年,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十年的开始,我们期待着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开始,期待着在对我们同样充满期待的读者朋友面前,展示一个全彩的自我!读者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今后真情相映的日子里,我们希望读者朋友们仍能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加以监督和指正,您的厉言温语,对于我们,都是最美的花朵!乙酉鸡年,在武汉,我们为您祈福!  相似文献   
130.
文化底蕴越是丰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就越高。正是众多文人贤士游剡访古,使浙东剡溪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剡溪山水文化。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要提高山水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必须将山水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本文对剡溪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以下设想:再现“唐诗之路”山水旅游美景,并着重于按唐诗及有关文献、传说等增添新景点,沿江、沿山、于水中进行山水、文化全面开发,形成立体式、全景式的剡中山水文化游道;可开发出文化生态、修学、科考、宗教、节庆等剡溪山水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