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41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4篇 | |
综合类 | 155篇 |
农作物 | 12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一、发病症状1、玉米丝核菌穗腐病:早期在果穗上长出橙红色霉层,后期病果穗变为暗灰色,在外苞叶上生出白色至橙红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侵入、病斑潜育显症扩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渗出物和花粉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保湿时间(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大体呈一“S”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4.497exp(-0.098x)〕描述。温度(x)和附着胞形成率(y)的关系呈单峰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3.371x 0.376x2-0.004x3)描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对小斑病侵染的抵抗力增强。增施磷、钾肥可降低小斑病的侵染率。小斑病在玉米上的潜育期为4~6 d,显症期约为7 d;病斑日龄(x)与病斑长度(y)的关系呈倒“J”型曲线,两者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sin(42.645x-10.940x2 0.950x3)描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多菌灵抗药性标记和盆栽药效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作用和其对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定殖测定结果表明,以多菌灵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分别标记的MT14和MT17菌株,均可在玉米根、茎和叶内定殖.玉米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2株内生放线菌对玉米地上部及根的生长均没有显著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T17菌株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67.54%和65.67%. 相似文献
105.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概况、发生趋势,分析了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皖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筛选抗病玉米品种及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苗期采用喷雾接种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分离自福建省7个地区21个县(市)的298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先在感病玉米品种上品上进行菌株致病力测定,7d后调查病情指数,从中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采用同样方法接种其他玉米品种,分析菌株致病力差异。【结果】供试菌株对玉米感病品种上品均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介于13.50~80.95,平均值为49.49。根据致病力测定结果将菌株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各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29.87%,63.42%和6.71%,中等致病力菌株占优势。不同地区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以福州地区菌株致病力最高;同时福州地区来自玉米连作田的菌株比非连作田的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力。不同菌株、甚至同一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致病力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供试的298个菌株中MH141和JY142致病力较强,供试的11个玉米主栽品种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抗病性较好。【结论】来自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小斑病菌对玉米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不同菌株对同一玉米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玉米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7.
108.
玉米小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pH值条件及不同营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病菌菌丝生长量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PDA+VB1培养基培养的菌丝其生长速率及产孢量最大;②菌丝在30 ℃下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病菌孢子在25 ℃下萌发速度最快;③病菌菌丝在pH值为8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109.
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聚酮合酶参与调控多种毒素和黑色素的合成,在植物病原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析聚酮合酶基因在B.maydis中的作用,对玉米小斑病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与回补的方法获得了聚酮合酶基因BmPKS18敲除突变体和回补菌株。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突变体ΔBmPKS18产生白化菌落,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分生孢子无色且长度增加,有性生殖能力存在缺陷,致病力明显减弱。结果表明,BmPKS18基因在玉蜀黍平脐蠕孢营养生长、有性和无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玉蜀黍平脐蠕孢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0.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 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 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 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 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 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 而平均温度低于23.0 ℃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 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 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 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