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33篇
综合类   20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在总结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是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园区的导向、示范、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52.
为丰富天水中药材种植种类,从湖北黄冈引进蕲艾品种,以天水艾草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九尖蕲艾在生物学特征、产量、茎叶比、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天水艾草,其平均株高为161.5 cm,平均株幅为24.8 cm,裂片数5片,叶色深绿。鲜重产量29 571.4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水艾草增产290.6%;干重产量12 809.5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水艾草增产273.6%。茎叶比0.86。经陇西数字本草检测中心检测,九尖蕲艾桉油精含量3.39 mg/g、龙脑1.12 mg/g、总灰分102 g/kg、酸不溶性灰分19 g/kg ;其中主要成分桉油精、龙脑含量均超过《中国药典》桉油精不得少于0.50 mg/g 、龙脑不得少于0.20 mg/g 的标准。九尖蕲艾植株高大、茎叶比小、产量高、药效成分高,适宜于天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53.
为了解决黄瑞香种子野生繁育率低、生长速度缓慢、人工繁育困难等问题,开展了野生黄瑞香种子人工育苗研究工作。历经4 a试验探索和生产实践,从种子采集、冬春季育苗、苗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大田移栽等方面总结出了适宜天水地区应用的野生黄瑞香育苗技术,出苗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54.
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模型对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人口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有所下降,而经济综合...  相似文献   
455.
运用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葡萄物候观测资料及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98版)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葡萄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天水市葡萄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度在0.70以上;近年来全生育期葡萄水分适宜度随时间呈下降状态;虽然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性较好,但在各生长阶段分布不均,末期生长阶段降水量大于需水量,但旺盛生长期水分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水分适宜度较低.在半山区建园应该优先发展灌溉等农业设施,以利于葡萄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6.
天水地区冬春地温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地温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天水地区1982—2010年的冬小麦观测资料和同期冬春两季地温资料,分析了冬春地温在近28 a来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冬春地温变化对冬小麦返青后各发育期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及冬春地温对冬小麦中后期生长状况、产量构成要素和地段实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水地区近28 a来冬春两季地温均出现增温现象,春季地温增幅高于冬季地温增幅;(2)冬春两季地温与冬小麦返青后各发育期开始时间均为负相关,春季地温与全生育期持续时间为显著的负相关;(3)春季地温与冬小麦孕穗期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与茎秆比、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冬春地温与冬小麦生长和产量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春季地温的影响比冬季地温更明显。春季地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和持续性,而冬季地温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7.
天水旱作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与冬小麦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天水农业气象基本观测站试验田土壤湿度资料(1980~2005年)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该地0~100 cm土壤水分运行、变化规律及土壤水分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时段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评述。结果显示:土壤贮水量的年变化呈二次曲线,贮水量最低值出现在6月中旬;累计耗水量的年际变化呈logister曲线;贮水量与冬小麦产量相关最显著的时段在起身到孕穗阶段,4~5月0~100 cm土壤含水量每增加10 mm,产量增加180 kg/hm2。  相似文献   
458.
为明确苹果黑星病在甘肃天水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及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采用田间调查苹果黑星病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消长动态及发病规律,同时开展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苹果黑星病在5月中旬开始侵染,7月底达到第一次发病高峰,8月上中旬病情发展缓慢,8月下旬至9月下旬,病菌又一次侵染秋梢,达到第二次发病高峰,之后进入病菌越冬预备期。因此,药剂防治应在叶片显症前5月上中旬开始,6-7月份和9月上旬是防治苹果黑星病的关键时期,采用本试验筛选的25%苯甲?吡唑酯SC1000倍液、25%戊唑?异菌脲SC2500倍液、40%氟硅唑EC1500倍液和20%烯肟?戊唑醇SC1000倍液,防效达81.49%-91.57%;12.5%烯唑醇WP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SC800倍液、12.5%腈菌唑EC1000倍液和40%咪鲜胺EW800倍液,防治效果达74.57%-77.15%,防治时采用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交替施用。综上所述,本试验明确了苹果黑星病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筛选出了高效防治药剂,为苹果黑星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59.
通过优化天水地区冬油菜施肥方案,在不降低产量和产出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减轻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的最佳施肥量。以天油15号为指示品种,在武山县设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减量15%、减量25%、减量30%、减量50%+有机肥共5个处理,观察化肥减量对冬油菜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5%~50%对天油15号生育期基本不影响,但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均以化肥减量25%处理最好,减量30%次之;减量25%和30%处理均较常规施肥增产,但增产不显著;常规施肥减量30%的产投比最高,减量25%次之。综上所述,相比常规施肥,化肥减量25%~30%既能保证冬油菜高产,又能减少投入成本,获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460.
<正>甘肃是我国北方水果优势产区和重点生产省份,水果生产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明显,特色突出。2008年全省水果面积43.33万hm2,其中,苹果26.67万hm2,主要分布在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梨4.6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